首页末页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1.(2018贵港)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A.康有为、梁启超B.孙中山、黄兴C.陈独秀、李大钊D.曾国藩、李鸿章2.(2018株洲)“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能力提升A首页末页C3.(2018乐山)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能力提升C首页末页4.(2018荆州)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能力提升B首页末页5.(2018聊城)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能力提升A首页末页6.《时务报》于1896年创刊于上海,其创刊号刊载了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指出:“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由此可以看出,《时务报》本着各个学科无所不包的办刊宗旨来进行其传播的,并且多为传播“新义”。此种“新义”是指()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能力提升B首页末页7.(2018广东)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变法维新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能力提升B首页末页8.(2018河北)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C.维新派缺乏经验D.顽固派反对变法能力提升C首页末页9.2018年是旧历戊戌年,我们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进行改革变法的先辈们。在120年前的戊戌年(1898年),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领导戊戌变法最终被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有()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孙中山能力提升C首页末页10.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变法措施当中,体现了维新派宣扬民主平等思想的内容是()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能力提升B首页末页首页末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