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第14课时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4课时燃烧和灭火考点1燃烧及其条件1.概念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2.燃烧的条件(1)实验装置图14-1氧化(2)实验现象及分析①甲装置:a.铜片上的白磷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水中的白磷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装置:水中的白磷__________。③甲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铜片的作用是利用其__________性传热。(3)实验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①可燃物;②与____________接触;③温度达到________。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燃烧白磷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不燃烧温度没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没有与氧气接触燃烧隔绝空气、提供热量导热氧气(或空气)着火点绝大多数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但有些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考点2灭火的方法及原理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____以下。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其中________就可灭火。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降低温度灭火,改变的是环境温度,而不是物质的着火点。氧气(或空气)着火点之一考点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而引起爆炸。2.燃烧和爆炸的比较(1)相同点:爆炸和燃烧都需要与________接触,都需要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_,都会有明显的放热现象等。(2)不同点:二者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有限的空间迅速膨胀氧气着火点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________,防止发生爆炸。(2)可燃性气体和粉尘等与空气混合,遇到________有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和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才会发生爆炸。纯度明火(3)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下,不能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4.认识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关闭燃气阀门类型1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例1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D[解析]汽车油箱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汽油会漂浮在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例2小刚利用家中废旧物品组装了一套简易灭火器(如图14-3中Ⅰ所示),将瓶子倒转使两种物质混合即可灭火(如图Ⅱ所示)。利用该装置灭火的原理是:小苏打和米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瓶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内泡沫喷出附着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灭火的目的。图14-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体增多在压强差作用下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方法点拨]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或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解题时要注意分辨所采用的方法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一个条件。[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米醋含有醋酸,两者接触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得瓶内压强增大,在压强差作用下将瓶内的液体喷出附着在燃烧物表面,起到了隔绝空气和降温的作用。类型2防灾安全常识例3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119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近年来中考的命题方向。涉及火灾安全的题目,解题时要注意分析燃烧的条件。另外,对一些安全图标的含义也应该有所了解。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例4用如图14-4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4-4(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P+5O2=====点燃2P2O5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回瓶内图14-5【拓展延伸】(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_;步骤②中水要浸没白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实验可知,白磷的着火点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60℃。(2)若用图14-5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a、b现象对比,可得到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口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烟隔绝氧气(或空气)低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提供热量,使Y形管中的白磷达到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防止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3)举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燃烧条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分析实验过程,从“浸没白磷不燃烧”和“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中找出实验的变量——空气。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控制变量法[解析](2)白磷在水中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后立即燃烧,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少,气压减小所以瓶内水面上升。【拓展延伸】(2)Y形管中的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且都与氧气接触,白磷达到着火点燃烧,红磷未达到着火点没有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烧杯中的热水既提供了热量,使Y形管中的白磷达到着火点(使a、b形成一组对比实验),又使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使a、c形成一组对比实验)。白磷燃烧会生成有害的五氧化二磷,小气球的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造成对空气的污染。(4)燃烧的条件有三个,若探究其中某一个条件,需控制其他两个条件不变,该方法是控制变量法。D1.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D.镁条用酒精灯点燃——提高着火点B2.当人被困在火灾现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自救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拨打火警电话求救B.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C.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3.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便于运水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什么条件?[猜想与假设]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一定的温度。图14-6[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实验探究]同学们用图14-6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现象与结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发现,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讨论后认为图14-6所示装置存在不足,于是对其进行了改进(如图14-7所示),改进后的装置与图14-6所示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4-74P+5O2=====点燃2P2O5能收集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合理即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拓展实验]待发生燃烧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组同学将试管倒立在水中,小心取下气球,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做此“拓展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有水进入,约占试管容积的15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