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二)曲线图像题专题突破(二)┃曲线图像题化学试题中常运用图像信息表示化学过程或相关的变化规律,称之为图像题。图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能直观形象、简明清晰地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能考查考生对各知识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运用。从题型上来说,图像题在中考中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里。从内容上来说,出现在质量守恒、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溶液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微粒间的变化、反应速率等。突破方法:分析已知条件,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对整个函数图像、模型图进行多角度认真分析,特别是图像的重要位置,模型图中粒子在反应前后的变化。1.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把握曲线的四个点,即起点、转折点、交点、终点。2.尽可能把分子、原子模型“翻译”成我们熟悉的化学符号。类型1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例1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Z2-1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图Z2-1A.金属活动性:A>B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反应的硫酸质量:A<BD.反应的金属质量:A<BB[方法点拨]图Z2-2此类图像,主要反映的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解此类题时把握以下两点:(1)拐点(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越活泼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完成反应的时间越短,即曲线斜率越大,越先出现拐点——“先拐更活泼”;反之亦成立。若酸少量,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2)平台(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放出氢气的多少,取决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合价之比,即量价比(K)。K=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①酸过量时,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中,量价比K越小,放出氢气越多,最终平台越高;如果金属的化合价相同,则平台越高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平台越低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②酸不足时,即金属过量时,产生氢气的量相等,平台相同。但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消耗的量少,相对原子质量大的金属消耗的量多。[解析]根据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相同时间内B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在两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是AB;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量成正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AB;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类型2溶液pH的图像题例2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Z2-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图Z2-3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C[方法点拨]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Z2-4图Z2-4甲: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图乙: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图丙:酸入碱,在0点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随着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当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继续加入酸,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图丁:碱入酸,跟“酸入碱”时情况相反。[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pH=7;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7,盐酸还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HCl、NaCl;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色。专题突破(二)┃曲线图像题考向探究题型解读类型3综合图像题例32016·河北如图Z2-5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D.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图Z2-5A[方法点拨]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做到“五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图像的起点),三看拐点(图像的拐点及终点),四看比例(看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五看特征(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其次把图像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找出图像与相关化学知识的具体关系即可。[解析]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0;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相等的。例4图Z2-6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个过程,其中正确的是()图Z2-6BA.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B.分解等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程中,用与不用二氧化锰的区别C.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溶液的质量变化类型4分子、原子模型图像题例5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Z2-7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Z2-7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A[解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催化剂加热C2H4+4H2O。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6=1∶3。[方法点拨]此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等。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及类别(1)化学式书写:首先明确每个“球”代表的原子种类及对应原子个数,再据此写出化学式,如图①为C5H4(若分子中含有C、H、O原子,一般按C、H、O的顺序排列)(2)物质分类的判断: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如图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图③和图④;在纯净物中,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如图③,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如图④;若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则可能是氧化物根据模型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根据模型图写化学方程式:(1)去除不参加反应的粒子,即等个数消掉反应前后一样的粒子(如图①所示);(2)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3)配平,标注条件及状态;(4)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如图①所示反应是分解反应,图②所示反应是置换反应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图中获取的信息:(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变;(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的是物理变化,如图①;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如图②判断复分解反应实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通过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发生反应。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质是Ag++Cl-===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