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复习 专题十二 高分方案2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技巧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分方案2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技巧步步为赢知识先导考点说明品味诗词中精妙的字(炼字)古人作诗填词很讲究炼字,从贾岛“推敲”的故事可见一斑。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个字,或者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最能表现事物特征,使表达特别贴切、新颖。赏析诗歌中生动的句子选得较多的是诗歌中内涵丰富、赏析角度多、表达效果强的诗句。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整体鉴赏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经典题型精准剖析典题一品味诗词中精妙的字(炼字)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秋思寄子由①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精准剖析】诗句含意高分方案参考答案山川田野上草木枯萎凋零,知道季节已到了晚秋。天气渐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老松饱尝人间世态,高卧云壑。要想把它拖走,如果没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是办不到的。1.对照注释,把握全诗大意:弄清背景及老松的隐喻。2.点明“催”的字面义,拟人手法体现的表层意味,结合全诗揭示其深层意味:催人老——心境。3.补充思考:突出老松的品格,隐含激励意味。①“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②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③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5分)答案: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污、意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分分必争取之有道1.熟记分布规律,准确判定炼字炼字在诗中的分布规律有三条:(1)从词性上看,炼字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如林景熙《溪亭》颈联“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穿”“数”二字都是动词。叠音词也是一类炼字。古诗中常用表示时间的叠音词“年年(岁岁)”“日日”“朝朝”“暮暮”“夜夜”“时时”等抒发强烈情感。柳中庸《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岁岁”“朝朝”相对,着重从时间上倾诉征人的怨苦无时不在。(2)从位置上看,炼字多分布在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中。五言诗句中第二、三、五字为炼字,特别是五言律诗句中第三字,如王维《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冷”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三字。王维《使至塞上》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五字。七言诗句中第二、五、七字为炼字,特别是七言诗句中第二、五字,如刘长卿《送严士元》颈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中“斜”“绿”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二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中“兼”“接”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五字。(3)从修辞上看,常是诗句中运用通感、比拟、夸张等修辞的字。如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就运用了通感,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中“引”“衔”字就运用了比拟修辞。2.熟记五种思考角度,分析表达效果(1)修辞角度“云破月来花弄影”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优雅姿态。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出云蒸霞蔚、声势浩大之境。(2)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冻”字比“饿”响亮,更具铿锵气势,更见冲天悲情。叠词最具声韵效果,它不仅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更有强化作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叠字之法,不仅摹景有神,而且音调抑扬,气韵流畅。黄山谷以“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描绘雪景,可以说是古今绝唱。(3)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着一“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再有“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冷、悦、空、淡、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把意思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精巧。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该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因为“数枝”不若“一枝”更能言梅开之早。(5)意境角度炼字的目的是炼意,对诗歌中炼字的答题,一般要考虑到该字对意境的表达作用。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极度夸张地写出登楼所见。坼,裂开,隔开。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动态感极强,在诗人笔下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主宰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湖水的波动而漂荡,写出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3.诗眼的特殊判定与分析技巧诗眼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集中体现情感、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具有总结作用的关键字、词、句,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熔铸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考生首先要确定诗歌的感情,然后按照上述条件确定诗眼。在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它对主旨感情的表达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即学即用牛刀小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潘阆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渔浦风水急,龙山①烟火微。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注】①龙山,富春江南岸的小山。本诗是怎样以“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题目已表明作者归去的时间与起始地,诗歌紧承题目而来。理解诗歌的内容,按顺序归纳即可。答案:首联交代了“归”的原因和方式,久居异地不觉头发花白,孤舟而归;颔联、颈联描写了归途中所见之景,映入诗人眼帘的是新月落日、风水烟火;尾联描写了归途所闻,沙洲上南飞大雁的阵阵鸣叫在诗人耳畔回响,突出了“归”的主题。典题二赏析诗歌中精美形象生动的句子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初见嵩山张耒①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②。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经典题型精准剖析1.诗的第二句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3分)答案:衬托(铺垫)。前两句从作者的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自己的情怀得到短暂的舒展,这样,嵩山便在露面之前先给人一种亲切感。★2.“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请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精准剖析】诗句含意高分方案参考答案我常年在外颠沛流离,困顿不堪,幸好旅途依赖青山得以慰藉,它们使我心情舒展开怀。今日傍晚时分,凛冽的北风刚刚吹走一场冷雨,我初见到闻名天下的五岳之一的嵩山,只见几座清瘦的山峰屹立于云雾缭绕之中。1.对照注释,把握全诗大意:弄清作者处境与写此诗时的心境。2.结合诗境特别是前一句,把握“数峰清瘦出云来”句的用语特色和内在意蕴。3.明示手法与效果、情感,分点回答。4.可能的补充:“日暮北风吹雨去”的情形下,作者看到“数峰清瘦出云来”的喜悦。①以拟人手法,用“清瘦”形容嵩山,突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观——山峰峻峭(“瘦”),景象明朗(“清”),造语新奇。②一个“出”字,以动写静,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③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和追求,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1.理解诗句,尝试翻译需要鉴赏的诗句,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赏析的前提。2.对诗句本身所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用词特点等进行点明,进而分析它们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或效果。3.考虑诗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进而分析其对表达情感、主旨以及感染力等方面的作用。如果结合诗句的位置考虑,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如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诗意、承上启下的作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以景结情,或含蓄隽永,或另辟蹊径。分分必争取之有道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8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即学即用牛刀小试★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解析:抓住描写的重点词语或意象进行分析。答案:“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4分)解析:总体把握倾慕之情,再从描写中分析出具体情感特点。答案: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典题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4分)经典题型精准剖析【精准剖析】诗句含意高分方案参考答案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地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1.把握全诗大意:从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2.扣住语言的“特色”分析:表层与深层意味不同;描摹惟妙惟肖。3.补充思考:①语言诙谐,轻松活泼中不乏沉重;②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而意味深长。①含蓄蕴藉。不明说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让读者通过词句自己去揣摩联想,使得整首词的思想更显深沉感人。②生动形象。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把醉态写得活灵活现。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记语言风格大致类型,然后指明风格特点,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做到特点和材料融合。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①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