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前自学学科指导基本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了解电报、电话等通信工具的发展。认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体会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感受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说明可以结合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来加深对历史的感悟。通史坐标知识梳理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代步工具(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2)自行车:①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②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③20世纪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并有了“自行车王国”之称。(3)摩托车: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又一重要交通工具。(4)汽车: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家庭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502.交通运输工具(1)轮船①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②创办于1872年的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2)火车(铁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②2006年,全线贯通,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城市交通①电车: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建成。②公共汽车: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洋务运动上海轮船招商局青藏铁路天津1924北京③地铁:1969年,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④磁悬浮列车:年,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4)民航①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3.特点(1)近现代社会交通工具更新速度加快。(2)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近现代中国并行应用。[知识总结]新式交通工具日益普及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①促进交通快速发展;②推动经济、文化交流;③便利人们出行、交往;④加快生活节奏;⑤开阔人们眼界,促进观念转变。2003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事业(1)背景①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②中国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2)历程中华邮政1866年清朝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与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1)有线电报①开端: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②发展: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加强了中央与边疆之间以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2)无线电报①创设:1906年。②发展:到1932年底,开设了无线电报业务。(3)电话①开端:1882年,传入中国。1877国际城市化②发展: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1949年11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开创了邮政与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③地位: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3.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2)加速了进程。(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4)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名师点拨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特点、影响1.原因:(1)列强侵华的客观需要和产物,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5)政府的大力提倡。2.特点:动力方面由人力、自然力发展到机械力;技术方面由主要靠引进到自主研发制造;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显著,乡村缓慢;对象逐渐平民化、普及化;发展进程上,曲折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从种类看,海陆空全面发展。3.影响:(1)积极: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消极: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例题]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解题指导]从材料“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但不久后“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于是“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北京在新式交通工具影响下,传统观念开始发生改变。答案为C。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①新潮青年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②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③西装开始传入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新潮青年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符合清末民初的史实;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是在20世纪初符合题意;故①②正确,选择A。西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排除③④。2.(2018·浙江11月学考)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图所示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解析: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①是自行车,②是人力车,③是汽车,均是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故选D。3.(2019·浙江4月学考)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D根据材料“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可知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以及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无关,①错误,A、B两项排除。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③错误,C项排除。4.(2017·浙江11月学考)如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A.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B.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解析:C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电话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总起来看电话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C项正确;图片信息及文字材料无法反映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A项错误;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在材料中看不出,B项错误;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又以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D项错误。5.(2019·浙江嘉兴期末)鲁迅曾精辟地指出过:“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都摩肩挨背地存在。”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之一是()A.土洋并存B.全盘西化C.返璞归真D.等级分明解析:A“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都摩肩挨背地存在”,体现土洋并存,故选A项;“油松片……独轮车”体现本土保存,排除B项;材料体现中西结合,并非返璞归真,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等级问题,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有三段关于“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的材料:古代:“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鱼传尺素”。近代:“去邮局寄信、打电话、拍电报、鸡毛信”。现代: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发短信、传呼、上网发E-mail、网络聊天。材料二1881年,有人赋诗曰:“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1)除材料一所列举的沟通渠道外,你认为现代还有哪些渠道?结合材料回答,“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的趋势是什么?(2)材料二诗中所赞的是什么通信工具?说明判断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以来通信事业的发展。第(1)问第一小问主要依据自身的经历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古代、近代、现代的通信工具,可以看出渠道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方便。第(2)问关键是善于抓住材料的相关信息“1881年”“片刻”“一线”等作出判断。答案:(1)发微信等。趋势:渠道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方便。(2)工具:有线电报。由“片刻”“一线”判断是电报或电话,根据“1881年”判断是有线电报,其余当时均未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