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科指导课前自学基本要求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与喜悦,唤起民族自豪感,强化国家统一意识。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说明本课三个子目均围绕“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这一中心展开通史坐标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原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2.形成过程:(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问题的九条方针政策。知识梳理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的伟大构想。(4)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原则一个中国灵活二、香港、澳门回归1.“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成功运用(1)背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但一直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渐趋成熟。(2)过程①1982年9月,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②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③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④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2.澳门回归祖国(1)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2)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请写出这两个区旗在该地开始升起的时间。香港:年7月1日;澳门:年12月20日19971999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2)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的占领。(3)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4)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外国列强[特别提示]“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而非“一国两制”的提出。4.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构想符合港澳实际。(3)中英、中葡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统一奠定了法律基础。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基本方针:“、一国两制”。2.关系进展:(1)两岸停火: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和平统一1979(2)打破坚冰: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3)达成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4)经济合作: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5)纲领文件: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6)两岸领导人会面: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坚持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1995(7)“通航、通邮、通商”的实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年12月15日,两岸通航、通邮、通商变成了现实。3.影响因素:(1)有利因素①两岸人民同宗同祖,文化一脉相承。②“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及在港澳的成功实践。③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2008(2)不利因素①台湾岛内存在“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③两岸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课堂小结名师点拨全面认识“一国两制”1.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对外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是一个中国,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2.意义:(1)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构想。(2)成功指导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3)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例题]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中的“两制”是指政治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答案为A。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2019·浙江1月学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1979年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一年。这一年()A.海峡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B.中国首次阐明统一后的对台基本政策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共识解析: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故A正确。首次阐明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的是1981年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排除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排除C。“一个中国”共识是1992年达成的,排除D。2.2019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下列涉及香港回归的重要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③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④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解析:D先是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然后是签署联合声明,再然后是全国人大通过基本法,最后才是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D项符合题意。3.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该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一国两制”B.“港人治港”C.高度自治D.实现“三通”解析:D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在广泛吸收香港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现“三通”则是针对台湾地区提出的,故D项符合题意。4.(2018•浙江6月学考)邓小平在与英国外交大臣的谈话中说:“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这件事情”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A.1979年B.1982年C.1997年D.1999年解析: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香港问题上,香港是1997年回归的,故选择C。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后,有网友题挽联曰:“汪辜两老先后去,九二共识留后世。两岸同胞皆一祖,期盼同唱振兴曲。”网友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九二共识”()A.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B.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促成了海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实现D.受到了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二会谈”主要是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九二共识”不符,故排除。二、非选择题6.(2019·浙江温州联考)统一祖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湾檄文“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青天白日清,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台湾歌曲材料二我们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归回祖国,共同发展建国大业,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告台湾同胞书》1979.1.1(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的檄文与歌曲出现的时间及其时代背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时间,依据材料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可知,反映的是1895年的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依据“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青天白日清”可知,反映的是1945年台湾光复。第二小问时代背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的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原因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台湾光复的原因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1)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945年10月25日,抗战胜利,台湾光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简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主要表现。解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及了解的时事新闻回答《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主要表现。答案:(2)政策: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尊重台湾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绝不允许外国势力干涉;坚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表现:①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②1992年,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与连战重申坚持“九二共识”。④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⑤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