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8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22讲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物专题8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2讲内环境稳态与体温调节01考点102考点204预测高效提升03随堂达标反馈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a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b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b4.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a动物必须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_______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绝大多数复杂的多细胞动物通过____________(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内环境2.内环境(1)概念: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是身体的内部环境。(2)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需要合适的温度、pH等。血浆组织液淋巴酶促反应[教材热考拾遗](必修3P15图2-1改编)分析体液与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⑥所代表的液体: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2)图中①②③和⑤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答案:(1)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考法1内环境的组成(1)不同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组织细胞组织液巨噬细胞血浆、淋巴或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口腔上皮细胞组织液(2)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区分方法①巧用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a.分析单向箭头: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和淋巴流向(淋巴→血浆)。双向箭头: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注意:该案例针对的是组织细胞,若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血浆)↔甲(细胞内液)。②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a.判断方法ⅰ.管状结构:看有无盲端,有盲端的为毛细淋巴管,无盲端的为毛细血管。ⅱ.细胞:看所在的位置,在毛细血管内的为血细胞(一般为红细胞),在毛细血管外的为组织细胞;在毛细淋巴管内的通常为淋巴细胞,在毛细淋巴管外的为组织细胞。ⅲ.液体:看所在的位置,毛细血管内的为血浆,毛细淋巴管内的为淋巴,组织细胞间隙的为组织液,在细胞内的为细胞内液。b.结论:图中Ⅰ为细胞内液,Ⅱ为血浆,Ⅲ为组织液,Ⅳ为淋巴,Ⅱ、Ⅲ、Ⅳ共同组成了内环境。易错点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点拨]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题组冲关]1.(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解析:选D。生长激素是激素的一种,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运输到靶细胞的,大部分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发挥作用,一部分激素分泌后经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有些激素分泌后,经组织液扩散又作用于该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故A错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细胞溶胶,故B错误。淋巴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故C错误。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故D正确。2.右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B.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元等物质解析:选D。图中A是淋巴,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其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A正确;DNA解旋酶用于DNA复制,存在于细胞内,B正确;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和激素可存在于C组织液中,C正确;血浆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等,但糖元不会存在于血浆中,D错误。考法2内环境的成分(1)正确区分存在和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①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②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2)明辨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易错点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点拨]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题组冲关]3.(2020·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能在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A.磷脂的合成B.受精作用C.HIV的增殖D.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解析:选D。磷脂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受精作用发生在雌性动物的输卵管中,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病毒是高度寄生的生物,增殖过程必须在细胞内,C错误;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发生在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4.(2020·海宁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解析:选A。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氧气、二氧化碳、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释放到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实例1.稳态(1)定义: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_____________的状态。(2)特性:稳态并不意味着____________,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3)稳态的实现:主要依靠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_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相对稳定固定不变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神经内分泌2.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①产热器官:______、肌肉、______等,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加产热量。②在寒冷环境中,可通过______和氧化分解______来增加产热量,保持体温恒定。(2)人体的散热①主要散热器官:______。②散热方式:传导、______、对流、______等物理方式,其中______是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③一般情况下,在35℃以上的环境中,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是______。内脏脑增加肌肉活动战栗脂肪皮肤辐射蒸发蒸发出汗[基础诊断](1)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2)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3)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减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4)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有体液调节()(5)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教材热考拾遗](必修3P16相关内容改编)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的调节,与免疫无关B.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神经调节,神经冲动在动物体内是双向传导的C.致敏B淋巴细胞与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裂必须要有辅助性T淋巴细胞协助D.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加以调整解析:选D。血浆蛋白参与内环境渗透压调节,也与免疫有关,如参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神经调节,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由感受器产生最终到达效应器,B错误;通常情况下致敏B淋巴细胞的分裂必须要有辅助性T淋巴细胞协助,但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C错误;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动物体就必须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作出反应加以调整,D正确。考法1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1)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信息分子,其来源及靶细胞或作用部位不同:调节方式信息分子来源靶细胞或作用部位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体液调节激素内分泌腺细胞相应靶细胞免疫调节抗体浆细胞抗原白细胞介素­2辅助性T细胞致敏B淋巴细胞误以为内环境的稳态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题组冲关]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B.内环境中的温度、pH是相对稳定的C.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是一成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完善的调节机制来维持的解析:选C。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A正确;内环境中的温度、pH等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正确;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但稳定在一定范围内,C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完善的调节机制来维持的,D正确。2.(2020·浙江余姚校级期中)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解析:选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正确。考法2稳态调节的实例(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①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②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③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2)体温平衡调节①低温环境②高温环境易错点关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几个易错点归纳[点拨](1)分清体温感觉中枢、调节中枢及感受器①体温感觉中枢——即产生“冷觉”“热觉”的场所,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②温度感受器——为感觉温度变化的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2)高温、低温条件下体温调节机理不完全相同①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代谢加强,产热增多,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属于体液调节;另外,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这属于神经调节,故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②在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则无激素调节,仅由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皮肤中的血管、汗腺进行调节,即仅有神经调节。[题组冲关]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道中的营养素经内环境进入细胞B.尿素在排泄系统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C.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D.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答案:A4.(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B.气温超过35℃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C.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解析:选B。寒冷环境下,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故A错误;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而传导散热为物理散热的一种,故C错误;正常条件下,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仍有一定范围的波动,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并非始终相等,且在发烧时期,从正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