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六章城市与环境第23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1夯基固本考点突破02模拟精选演练提升03课后达标检测1.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2.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3.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b(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d5.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d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1.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1)城市化的含义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与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_______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城市化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城市化的意义①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_______城乡发展差距。②带动农村的发展,改善地区_______结构。③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使城市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______________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⑤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缩小产业科技创新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1)动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2)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大多数城市,_______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3)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社会经济发展工业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产业影响第一产业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第二产业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多少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答案:D2.(2020·浙江省名校考前押宝)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B(2019年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完成3~4题。3.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4.图中折线反映了()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正相关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④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而②③比值较高,应为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则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再结合数值来看,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应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在60%~80%,所以①为城镇人口比重,故选A。第4题,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城镇人口比重,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④为第一产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A错。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升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降低,B错。第三产业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呈正相关的关系,是城市化的动力,C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负相关,D错。故选C。答案:3.A4.C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1)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_____(大多在75%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变缓。(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______________,亚洲、非洲较低,南美洲较高。一部分国家有“虚假城市化”特点(南美洲国家最为突出),一部分国家有“滞后城市化”现象(印度等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高很不平衡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在城市化速度方面速度_______在城市化动力方面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_______在产业结构变动方面农业产业化在人口流动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城市建设方面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文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快迅速1.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因此,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加速阶段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问题及原因问题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市化差异差异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表现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化进程显著滞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分布南美洲国家最为突出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2.中国城市化特点1.目前英国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A.城市发展快B.城市化水平低C.城市发展不合理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D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2~3题。2.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3.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解析:第2题,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大约是1965年,此时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其乡村人口比重最小,从图中看出该国城镇化率为60%~70%,故其乡村人口比重为30%~40%。故答案为B。第3题,在2000年后,新运营的高铁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在此期间,中国工业化在加速过程中。故答案为A。答案:2.B3.A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显示()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5.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②提高制造业水平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④延迟退休年龄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第4题,由图中全国总人口、城镇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等数据,计算可知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注意图示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第5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劳动力不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答案:4.A5.C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有: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____________效应;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城市热岛(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功能分区;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劳动力从______产业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成为____________。第一第二、第三城市景观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1)出现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等),交通拥挤,地租房价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等。(2)解决措施: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城市环境污染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____________,治理各种“城市病”;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破坏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影响结果地形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生态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破坏生态环境城市生态遭受破坏,环境恶化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欠发达发达文化、观念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3.城市化问题及其整治措施问题成因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问题成因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问题成因危害整治措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就业难度增加,失业队伍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城市建设导致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解析:通过判读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可知: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建设后蒸发量明显减少,而地面径流明显增大,地面径流汇集加快,加大了汛期洪峰流量。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城市建设后,降水下渗减少,导致城市地面径流增大。答案:1.D2.C3.(2020年1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