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3讲 区域联系课件 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理第九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33讲区域联系01夯基固本考点突破02模拟精选演练提升03课后达标检测区域联系(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b(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c(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d区域联系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1)____________。(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3)科技、信息和______联系。对口帮扶人才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1)南水北调①东、中、西三条输水路线对比分析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线路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可调水量最大较少最少水质最差较好最好②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分析a.东线:可利用大运河作为输水线路,建设成本低;水量大;但黄河以南要逐级提水,运营成本高;受益范围小;水污染严重等。b.中线:水质好;受益范围较大;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低;建设成本较高;水量较东线方案小等。c.西线:水质好,但地质条件复杂,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等。(2)西气东输我国西气东输主要有三条线路。一线工程沿途经过主要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二线工程沿途经过主要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三线工程沿途经过主要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3)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有三大通道。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西电东送”中部通道;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西电东送”北部通道。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输出区有利影响:将资源优势变为______优势不利影响:取水口水文环境受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输入区有利影响:增加水域,有利于水循环;增加地表水和土壤含水量;回补____________,减少对地下水的开发,防止地面沉降;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北方灌区可能引起土壤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经济地下水次生盐碱化西气东输输出区有利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____________综合利用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不利影响:管道铺设沿线易造成____________输入区有利影响: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____________等天然气生态破坏大气污染西电东送输出区有利影响:促进中西部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环境污染加重输入区有利影响:保障东部地区的______供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大气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电力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沿海企业向______转移。沿海地区的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而向内地转移。(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廉价的____________、广阔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3)广东边远地区的____________效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但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产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导致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部分工业进行了二次转移,广东的边远地区出现产业集群效应。内地劳动力产业集群(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了接受转移地区的______开发,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多为______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企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劳动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世界重要的跨区域调水工程(1)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南部干旱少雨。通过调水,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2)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新增耕地380万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3)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侧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给东部城市。(4)以色列的北水南调工程: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方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4.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轻工业(初期)――――→积累资金提高技术重工业(中期)―――――――→加强基础工业提高科技水平高科技工业(后期)(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5.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产业移入地产业移出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加快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产业移入地产业移出地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增加就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从事产品设计和组织营销(2020年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1.工程Ⅰ、Ⅱ分别是()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2.A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把资源环境承载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3~4题。3.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4.关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状况,说法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可为东部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B.在合作中,西部地区受益,东部地区经济无影响C.有利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D.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信息解析:第3题,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是许多江河的水源地,但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根据题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可知,要想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投入。第4题,东、西部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有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东部经济、技术发达,可为西部提供资金、技术;在合作中东、西部是双赢的;西部可为东部提供大量劳动力。答案:3.D4.C5.(2017年11月浙江选考)“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北部地区分布着一半以上的耕地,仅拥有全国1/5的水资源,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的4%。2018年,“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引发热议,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m3(超过黄河全年平均水量580亿m3)至新疆等干旱区,发展2亿亩的灌区和牧场,建20万km2的绿洲,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旱区的生态与环境。该工程全长为6188km,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元,建设周期约10年,建成后可解决1.5亿人就业。“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1)判断“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其理由。(2)简述“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3)说明调水工程建成后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4)分析西部调水引起受水区土地次生盐碱化的原因。解析:(1)调入水量最大的季节应从两个方面分析,调入地水资源需求量最大的季节,调出地水资源供给量最大的季节。(2)水资源调配工程面临的困难主要从地质、地形、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量等方面分析。(3)对调入区的农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从保障水资源供应、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分析。(4)盐碱化的原因从降水、蒸发、农业灌溉等方面分析。答案:(1)夏季。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且夏季农业用水量大;水源调出区夏季降水丰富,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可调水量大。(2)路线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断层发育;地形起伏大,线路长;工程量巨大,投资高,维修养护困难;对调入区及沿途生态造成破坏,修复困难。(3)增加西北地区的可用水资源量,扩大绿洲、牧场和耕地面积,促进农业开发与发展。(4)受水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灌溉水无法排出;蓄水库区及灌渠渗透、大量引水灌溉都会提升地下水水位,且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在地表累积,盐碱化加剧。(2020·温州质检)“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有()①断裂下陷②地壳抬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⑤风力堆积⑥风力侵蚀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