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1年度花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范例2021年县域花卉产业发展综述一、全县花卉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x县以观赏苗木为主体,食用与药用花卉、盆栽植物、盆景、花坛植物等多品种共同发展。现有大中型企业x家,种植面积约xxxx亩,其中:观赏苗木xxx亩,盆栽类植物共xxx亩,食用与药用花卉xxx亩。2、取得的成就(1)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抓好企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在种植基地生产运行各个环节中合理安排当地剩余劳动力从事基地生产运营等工作,每年可解决xxx人次就业问题,农户个人年收入增加xxxxx-xxxxx元。(2)依托产业扶贫模式,打赢脱贫攻坚战。依托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农业、林业先进科技项目,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以“龙头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拉动贫困户”模式,促进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周边人员就业,带动村内贫困户提高收入,从而达到脱贫目的。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的有机衔接体,把产业园区建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样板园区。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x县花卉产业虽有了起步,但与标准花卉产业发达城市注重高度专业化生产,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注重新品种研发、现代化栽培设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注重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建立发达、健全、快捷、高效的花卉流通体系等先进经验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国内先进省区以专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带动企业、花农、基地发展花卉产业的做法相比,我们也有许多不足。1、产业化水平低。x县花卉处于x产业的成长阶段,尚未实现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根本转变。生产规模小,缺乏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机衔接、协调一致。2、科技水平低。科技人才、技术、资金投入不足,缺少整合,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技术。适用技术开发不足,科技培训及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广大花农大多由菜农、果农等转产而来,受专业教育程度低,缺少专业培训,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3、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从立体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观赏苗木比重较大,鲜切花繁育生产缓慢。花卉产品的深加工及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产业提质增效。4、林业投入不足,缺乏激励机制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花卉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示范园建设、低产园的改造、新品种的引进推广等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力度不大,缺乏有效激励机制。虽然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在持续加大,但对“三农”的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主要表现为政府金融支农乏力,农民自身积累能力差,多数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户的积累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吸引不了大量资金投入开发,影响产业发展。三、今后的发展思路1.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各阶层参与花卉产业建设。实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走出一条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成规模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2.技术创新与服务为保证全县花卉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广大林农科技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积极花卉作物技术培训工作。(1)总结经验,修订技术标准。根据生产经验,及时修改制定花卉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通俗易懂,切合生产实际。(2)抓好技术骨干培训。针对近几年全县林业产业人才匮乏,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接收的新技术少,业务知识不扎实的不利局面,千方百计抓好自身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凡是在区内举办的技术培训、讲座,中心干部全部参加;凡是深入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技术干部都亲临一线,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凡是国内的技术讲座培训,都派干部参加,开阔眼界,将前沿的技术信息带回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促使产业中心干部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服务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同时积极组织干部到外县观摩学习,借鉴外县区市产业发展好经验、新技术,推广应用到本县,指导当地生产,促进农民增收。(3)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重点推广我县适栽品种、生产管理关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土肥水管理要点等关键问题。同时,针对农时季节,编写关键技术宣传单,做到抓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键时期进行现场培训,不违农事搞好培训工作,增强培训效果。(4)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花卉产业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发展,以示范基地带动技术的提高。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巡回讲授,现场观摩,咨询服务等形式,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和示范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培训水平。3.资金争取依托项目、加大投入。抓住自治区花卉产业的机遇,整合各类项目,在巩固和提升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花卉基地建设项目,改善花卉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注入,引导和鼓励专家、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主动承担起社会化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全县花卉种植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