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总复习·地理第3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高考总复习·地理考情回顾考纲展示考纲解读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原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8·全国卷Ⅰ,36;2016·全国卷Ⅲ,37;2016·江苏卷,25~26;2016·浙江卷,37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2.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3.掌握我国几个重要的资源跨区调配工程板块一板块二目录板块一︿︿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____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②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____,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③长期以来____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煤炭天然气北煤南运(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②陆上四大气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__。③目前东北、华北地区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④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青海陕甘宁(鄂尔多斯)板块二︿︿[考法精讲]考法一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的分析方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4)安全系数高。(5)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满分策略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答题思路角度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答题思路为:[例1]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彭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公里,占干渠总长的92%。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A.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B.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C.线路短,工程量小D.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C(2)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为滇中地区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为()①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②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③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D(3)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①减少水量蒸发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④充分保障供水水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解析第(1)题,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A包括。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B包括。图中线路拐弯,线路较长,工程量增大,C不包括,选C。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D包括。第(2)题,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为滇中地区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②正确。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是生态效益,①错误。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是经济效益,③错误。增加就业机会是社会效益,④正确。故选D。第(3)题,滇中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减少水量蒸发,①正确。隧洞输水要采取防渗漏措施,目的是输水,不会回补地下水,②错误。对沿线补给少,不能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③错误。受地表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充分保障供水水质,④正确。故选B。考法二我国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工程(1)三线方案图示(2)三线比较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可调水量与水质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地形复杂,工程艰巨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现有可用设施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2.西电东送工程线路(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3.川气东送川气东送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例2](2016·江苏卷)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图1图2(1)(双选)与2003年相比,2013年()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问题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双选)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ACAD解析第(1)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用水量应该增加,但从题中图2可知其在减少,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A正确;供水总量可直接从题中左图计算得出,2003年为8.3+25.4+2.1=35.8;2013年为3.9+17.9+8.0+3.5=33.3,显然供水总量减少,B错误;工农业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增加,用水结构变化明显,C正确;环境用水增幅最大,D错误。第(2)题,南水北调为该市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缓解了北方城市用水紧张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另外,由于调水路线较长,修建调水工程投资大,南水北调水的使用成本高。[递进题组]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多河流但不适合发展航运D2.下列关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台风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C解析第1题,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不适合发展航运。第2题,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主要经过地区能源消费量大,故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而非自然因素(地形);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地形条件复杂;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工程在江西省设有多个分输站,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能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3~5题。3.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西奈北部输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DA5.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碱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B解析第3题,西奈北部地势平坦,适于农耕,但地表大部分为沙漠所覆盖,非常缺水,从尼罗河调水,主要是为了完善西奈半岛的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4题,尼罗河三角洲地势低平,穿越苏伊士运河的工程两端又有水位控制,因此西水东调工程不能自流输水,需要设有抽水泵站,逐级提水东调。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由于地形复杂,需采用压力管道输水。第5题,埃及气候炎热干燥,在干旱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灌区土地盐碱化。巴西地域辽阔,全国近80%的电力是由大型水电站提供的。巴西的能源分布和中国很像,水电资源集中于西北部,而负荷则集中在东南部大城市。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巴西能源界一直探索的问题,而中国的经验给出了答案——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实现“北电南送”。2017年9月1日,巴西矿产和能源部部长向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式颁发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项目开工许可证。该项目工程线路全长超过2500千米,能够满足巴西近160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为振兴巴西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项目不仅得到巴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也引起了南美洲、中美洲国家的普遍关注,为特高压技术服务南美洲、中美洲提供了示范,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据此完成6~7题。6.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项目在线路上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是()A.地形起伏大B.热带雨林生态保护C.气候湿热D.地震频发7.巴西“北电南送”对东南部大城市的影响,除了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外,还主要表现在()①提升城市等级②促进电工装备产业升级③改善大气质量④增加城市光污染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BC第6题,据图可知该项目线路经过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及里约丘陵地带,虽然有地形多变、气候炎热等问题,但在工程建设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较容易解决,不是最大难题;工程线路经过“地球之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稀缺物种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复杂,这是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工程线路经过区域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综上可知,选B。第7题,巴西东南部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北电南送”有利于改善巴西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输电工程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可以促进电工装备产业升级;巴西“北电南送”对城市等级的影响不大;城市光污染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于城市管理的范畴,与“北电南送”没有必然联系。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新疆局部区域图。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新疆煤炭储量占我国煤炭总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