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虾类繁殖生物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二虾类繁殖生物学发展概况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对虾生物学,特别是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60年代初取得了初步成功。80年代初,我国对虾工厂化育苗获得突破性进展,创建并完善了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1985年,赵法箴等的《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近年来,先后引进美洲的南美白对虾、大洋洲的红螯螯虾等进行了试验养殖.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1.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Osbeck分布:我国渤海、黄海沿岸、朝鲜半岛西岸等海域,属对虾属中仅有的几种耐低温种类之一。习性:耐温、耐盐范围广,肉质鲜美,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种类。中国对虾在人工条件下容易成熟产卵,苗种来源有保证,我国养殖业发展盛期时产量高达近20万t。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2.日本对虾P.japonicusBate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及地中海区域,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省以南各省沿海。习性:耐低温,耐干力强,可以销售活虾,价值较高,是我同南方地区的传统养殖种类。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低蛋白饲料往往难以获得理想养殖结果。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3.斑节对虾P.monodon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包括非洲东部、东南部,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和我国海南、两广地区及台湾南部,日本南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等沿岸水域,是世界虾类养殖产量最高的种类。习性:个体大,是对虾类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之一,耐低盐,生长快,饲料要求低,是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主要养殖种类。斑节对虾在人工条件下不易成熟,难以形成稳定集中产卵,亲虾培育技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4.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Alcock分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及福建地区,主要在南方地区进行养殖,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对象。近年来,北方地区已引进试养,但因生长适温期短商品规格小于南方。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5.墨吉对虾P.merguiensisdeMan分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是南方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虾类。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6.南美白对虾P.vannameiBoone分布:西半球东太平洋。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习性:耐粗食,摄食低蛋白饲料生长速度也较快。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7.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斯里兰卡至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水域,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及台湾地区。习性:耐低盐,耐干力强。一、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8.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deMan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区域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域,属长臂虾科沼虾属。习性:生活在淡水或咸淡水中,在海水中繁殖。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易驯养、适应性强,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大的淡水虾类。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凡纳对虾快速生长期(m)、日增长体长(tl)和体重(w)雌:m4/3;tl=3.5mm;w=0.74g.雄m3;tl=2.6mm;w=0.35g.雌:m6/3;tl=3.5mm;w=0.74g.雄m3;tl=2.6mm;w=0.35g.雌:m4/3;tl=3.5mm;w=0.74g.雄m3;tl=2.6mm;w=0.35g.雌:m3;tl=1.2mm;w=0.2~0.25g.雄m3;tl=1.2mm;w=1+(0.01~0.08)W头胸甲长(CL)和养成阶段体长(BL)、体重(W)的回归关系BL仔虾=0.998+3.92CLBL成虾=3.62+3.44CL-63.0044W雌=11.0×10BL(BL=7~191.9MM)-62.9987W雄=11.3×10BL(BL=7~161.1MM)BL仔虾=0.998+3.92CLBL成虾=3.62+3.44CL-63.0044W雌=11.0×10BL(BL=7~191.9MM)-62.9987W雄=11.3×10BL(BL=7~161.1MMBL仔虾=0.998+3.92CLBL成虾=3.62+3.44CL-63.0044W雌=11.0×10BL(BL=7~191.9MM)-62.9987W雄=11.3×10BL(BL=7~161.1MMBL成虾=4CL(BL=40~100mm)-43.02W7.94×10CL=2.9314W0.01581BL=(W=0.6~26g)我国主要养殖对虾的生长特性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凡纳对虾尾重BW和体重W的回归模型BW=bW–a;BL150mm;a=0.515,b=0.675;BL150mm;a=0.515,b=0.675;即BW=66%W~64%W;BW=bW–a;BL150mm;a=0.515,b=0.675;BL150mm;a=0.515,b=0.675;即BW=66%W~64%W;BW=bW–a;BL150mm;a=0.515,b=0.675;BL150mm;a=0.515,b=0.675;即BW=66%W~64%W;蜕皮周期4.5~34天,平均12.5天,CL=0.7mm(0.2~1.4mm)繁殖的最适宜月龄M/(24个月)的体长BL和体重W范围5/24雌MBL=180~190mm/240W=65~80g/150g雄4/24=140~150mm/175MBLW=30~43g/65g5/24雌MBL=180~190mm/240W=65~80g/150g雄4/24=140~150mm/175MBLW=30~43g/65g5/24=180~190mm/240雌MBLW=65~80g/150g4/24=140~150mm/175雄MBLW=30~43g/65g9/12雌MBLW40g6雄MBLW=g我国主要养殖对虾的生长特性养殖对虾主要环境要素的适宜范围是选择养殖品种、评价养殖工艺技术、健康管理、对虾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凡纳对虾适应盐度范围(ppt)最适盐度范围适宜生长温度(°C)基本不摄食的下限饲料蛋白质要求维生素2~4015~2824~28730%~45%2~3210~2826~301836%~45%15~3524~3024~28845%~60%1~3610~2826~301825%~40%50/40/75/200/80~100/0.1P:1%~2%Cu:32mg/KgB1/B2/B3B5/B6/B12(mg)饲料矿物质营养要求钙2%;磷1.5%;镁0.2%;钠0.6%;钾0.9%;铁0.1%铜35mg锌0.1%锰50mg硒1mg钴10mg脂类的要求4~8%(必须脂肪酸0.5~3%;不饱和脂肪酸0.5~1%;磷脂1~2%;胆淄醇0.2~1%)DHA花生四烯酸亚麻酸亚油酸养殖对虾主要环境要素的适宜范围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凡纳对虾适应盐度范围(ppt)最适盐度范围适宜生长温度(°C)基本不摄食的下限饲料蛋白质要求维生素2~4015~2824~28730%~45%2~3210~2826~301836%~45%15~3524~3024~28845%~60%1~3610~2826~301825%~40%50/40/75/200/80~100/0.1P:1%~2%Cu:32mg/KgB1/B2/B3B5/B6/B12(mg)饲料矿物质营养要求钙2%;磷1.5%;镁0.2%;钠0.6%;钾0.9%;铁0.1%铜35mg锌0.1%锰50mg硒1mg钴10mg脂类的要求4~8%(必须脂肪酸0.5~3%;不饱和脂肪酸0.5~1%;磷脂1~2%;胆淄醇0.2~1%)DHA花生四烯酸亚麻酸亚油酸二、繁殖(一)性征虾类为雌雄异体,通常雌雄不等大,外形上易于区分。对虾类雌性大于雄性,沼虾类则雄性大于雌性。二、繁殖(一)性征第二性征明显。雄虾在腹部第一对附肢上生有特化的交接器,分为左右两片,可连锁形成筒形,用以在交配时传递精荚。雌虾的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头胸部腹面第四对与第五对步足之间腹甲上,用以交配时接纳精荚。二、繁殖封闭式纳精囊:有甲壳等形成囊状结构,用以贮存精荚,一般为左右两囊。大多数对虾属种类的纳精囊为封闭式,如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等,日本对虾的纳精囊较特殊,具一环形向前方开口的袋状纳精囊。二、繁殖开放式纳精囊:没有甲壳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纳精囊区域存在甲壳皱折、突起及刚毛等结构用以接纳精荚,交配后精荚粘附其上。具开放式纳精囊的种类较少,如白对虾等南半球产的种类。不同纳精囊种类的繁殖顺序封闭性纳精囊的种类(如中国对虾):蜕皮(雌性)→交配→成熟→产卵(受精)→孵化开放性纳精囊的种类(如南美白对虾):蜕皮(雌性)→成熟→交配(受精)→产卵→孵化二、繁殖(二)配子与卵巢发育配子多无鞭毛,不能活动,在前部顶端生有顶体。精子生成后聚集成团块形成精荚,交配之前贮存于贮精囊中。二、繁殖(二)配子与卵巢发育卵巢发育分为形成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恢复期等阶段。一般为多次产卵,卵巢的再次成熟一般需经6—10d。二、繁殖(二)配子与卵巢发育卵巢成熟过程主要由内分泌腺激素调控,也受营养条件及环境因素变动影响。二、繁殖(三)生殖力对虾类的产卵量一般为10万—60万粒,个别种类甚至超过100万粒。二、繁殖(三)生殖力生殖力与成熟个体的规格有关。通常生殖力与个体大小成正比。二、繁殖(三)生殖力生殖力还与产卵次数有关,大多数虾类在一个繁殖季节内可多次产卵,有些甚至可以产卵10余次以上。热带种类通常比温带种类繁殖期长,生殖力也大得多。二、繁殖(四)交配与产卵交配一般发生在夜间。二、繁殖(四)交配与产卵通常夜间产卵。大多为多次产卵,多数种类可以一次交配,多次产卵受精。二、繁殖(五)胚胎发育对虾类不抱卵,卵产于水中,在水中发育;其他虾类则有抱卵习性,即卵产出后附于母体腹部腹肢上,形成卵群,由母体携带孵育。幼体在卵膜内发育、生长直至孵化。二、繁殖(五)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时间依种类及环境温度不同而各异。热带种类时间短,冷水种类时间长。虾类胚胎发育时间一般十余小时至数十小时。二、繁殖(六)幼体发育主要幼体发育阶段包括无节幼体期、溞状幼体、糠虾幼体期、后期幼体期等,其中各阶段又可划分为不同的亚期。对虾的幼体包括无节幼体期、溞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仔虾期。二、繁殖对虾类的初孵幼体是无节幼体,经溞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仔虾期发育为幼虾。罗氏沼虾的初孵幼体即为溞状幼体,经11期发育变态为仔虾,再经一次蜕皮即发育成为幼虾。二、繁殖龙虾类的初孵幼体为糠虾幼体,经后期幼体期变态发育为幼虾。海螯虾类的初孵幼体为糠虾幼体。淡水螯虾的初孵幼体即为十足幼体。三、蜕皮与生长1、蜕皮特点2、皮肤的结构3、蜕皮周期4、蜕皮过程1、特点生长不是连续过程,主要在旧壳蜕去、新壳未硬化间隙;生长期中大部分时间进行皮肤变化,消耗大量能量;蜕皮过程表现出周期性变化。2、皮肤的结构上皮层:单层立方上皮,具分泌功能;薄膜层:蛋白质;(断点)内角层:80%厚度,几丁质;外角层:含有盐类和色素(再吸收);上角层:脂蛋白。3、蜕皮周期蜕皮前期:旧壳开始脱离,新壳开始泌出;蜕皮期:消化管吸水,旧壳涨大和个体出壳;后蜕皮期;新壳全部泌出以及由软变硬。柔软状态为A期,获得一定硬度为B期,完全停止变化为C期。4、蜕皮过程薄膜层断裂(未脱离)—上皮细胞分泌上角层和外角层—肌肉组织与新内角层相连—旧内角层的矿物质被新外角层吸收—旧壳透明状,脱离。四、亲虾的筛选与促熟亲体来源:海捕/人工鱼塭或池塘养殖/国外进口体重:尽可能大规格,保证怀卵量和卵的质量。一般斑节对虾雌体80g/尾、雄体60g/尾;南美白对虾雌体60g/尾、雄体45g/尾;罗氏沼虾雌体20g/尾、雄体30g/尾;海捕对虾最好选已交配过的个体,雌体纳精囊饱

1 / 1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