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必须掌握的几种思维方法模型研读2构建思维模型理顺答题思路模型1.演绎思维模型(共性与个性)模型2.逻辑推理思维模型(原因与结果)模型3.发散性思维模型(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模型4.辩证思维模型(对立与统一)(一)模型1演绎思维模型(1)演绎思维是从普遍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2)答题时的结论不能超出普遍的范围;(3)答案应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过程。例1(2016全国Ⅱ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参考答案: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理论观点)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演绎分析)【解析】此题设问切口小,深度足,点上拓展。选择小话题做特定分析,是全国卷命题选材和问题设计的重要遵循。小中见大,以点带面,在全国卷中比较常见。这种个案入题,个性化设问很好地考查了考生演绎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答案应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过程。例2(2014年新课标Ⅰ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答案】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3(2014年新课标Ⅰ卷)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BAC(普遍性)(特殊性)(具体事物)BAC(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不同性质作用)(“精气神”作用)BAC(创新作用)(文化创新作用)(教育创新)BAC(意识作用)(先进或落后意识作用)(先进或落后教学观念)3(二)模型2.逻辑推理思维模型(2012年新课标Ⅰ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2013年新课标Ⅱ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2014年新课标Ⅰ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2015海南卷)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2015全国Ⅱ卷)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逻辑推理题的特点:(1)设问方式“A对“B”的作用;(2)有别于发散性设问,具有收敛性;(3)主要考察思维的深度和层次性;(4)“A与“B”之间有联系,但有跳跃,需要考生搭桥。逻辑推理思维模型1:例4.(2013年全国甲卷)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解析】本题属于“关系论证”类试题,且含新知学习。材料提示“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这一新知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先要从农村人口与剩余劳动力转移、企业聚集(城镇化的具体表现,借助“新知”)、土地集约经营、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化的直接影响,联系材料)等方面分析原因;然后,分析材料中R镇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结果),包括产业链延伸与产值增长、产业工人增加、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最后再建立“原因”与“结果”的联系,并调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整个思维过程是:从具体信息出发,经由理论阐释,抽象上升到宏观层次。【答案——每个要点由三个要素组成】①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②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带动了产业发展);③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④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AA1A2A3BB1B2B3可以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从而答题逻辑:“A可以A1+理论阐释+有利于B1,从而B”A对B关系论证思维模型A1具体信息理论阐释抽象上升B1现代科技中医药文化发展光大城镇化R镇经济发展推动放宽市场准入使消费者受益市场机制的作用4例5(2012年新课标Ⅰ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逻辑推理思维模型2:例6.(2014年全国乙卷)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A)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B)使消费者受益的(C)。【解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试题设问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放宽市场准入规则(A)是如何影响市场机制作用(B)的发挥的;第二层次,市场机制发挥作用(B)是如何调节消费品的供求,从而使消费者受益的(C)。市场机制主要是供求、竞争、价格等三大机制。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降低门槛,减少成本,会导致进入市场的企业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这是第一层次的分析(A→B);而供给增加、竞争加大会导致消费品种类丰富、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价格下降,这都会使消费者受益,这是第二层次的分析(B→C)。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是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12分)关系论证A→B→C的思维模型答题要求:指定A经由B到C,更加注重考查思维深度答题逻辑(两个层次A→B;B→C):A→B:A可以A1+理论阐释+有利于B1;A可以A2+理论阐释+有利于B2;B→C:B1+理论阐释+有利于C1;B2+理论阐释+有利于C2,从而C经济新常态科技创新经济新常态财政财政收入减免税费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关系优化财政结构调动创新积极性经济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投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高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进步财政5(三)模型3.发散思维模型发散思维类型试题的特点:(1)答案之间相互独立,是并列关系;(2)共同指向问题的解决,或某问题的共同影响例7(2011年新课标卷)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4分)答案: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四)模型4.辩证思维模型1、辩证思维类型题的特点(1)设问方式:其实就是辨析题,高考设问的方式主要是对某一观点进行评析或评价;(2)解题方法:过程是辨(找辨点),重点在析(分层分析),结果是全(一分为二);(3)试题类型:正误混合辨析、条件不全辨析;(4)思维方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5)思维过程:正确的说明原因,错误的摆正说理,片面的补充完善。例8(2014年全国Ⅰ卷,39)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最后的提醒:倡导“思路”而不是“套路”,要求“逻辑”,而不是“罗列”。答案要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不仅要求答案作为一个整体要与试题设问相匹配,各个答案要点之间层次清晰,还要求每个答案要点都能清晰呈现思维推理过程。A观点A1合理性原因A2片面性理由提出措施(补充条件)全面看问题A观点A1(合理性)意识具有指导教学作用,先进的和落后的教学观对学生的成长起不同作用A2(片面性)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观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把教学观作为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A3(条件性)并且意识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影响学生成长,学生学习同时具有独立性。全面看问题A措施B措施C措施……某问题的解决A意义B意义C意义……某问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