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01考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02考点2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03考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04易错·盲点·清零05高效作业知能提升考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反射与反射弧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_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________________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既无感觉又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只有感觉无效应1.(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月考)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生命观念解析:选D。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A项不符合题意;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B项不符合题意;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属于趋光性,C项不符合题意;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反射,D项符合题意。2.(2020·湖北罗田一中月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须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3.(2020·江西横峰中学月考)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D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多少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科学思维解析:选B。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Ⅰ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现象Ⅰ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Ⅱ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4.(2020·河北保定高三模拟)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②③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②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不会发生反射D.b点刺激适当增强,反射强度基本不变答案:A(1)“三看法”判段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图中C)的是传入神经。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的结构判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③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考点2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形式:________,也称神经冲动。显著活跃电信号②传导过程③传导特点:__________,即图中a←b→c。双向传导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相反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和类型(2)兴奋传递的过程神经递质胞吐受体电信号化学电信电信号(3)神经递质与受体(4)兴奋传递的特点【真题例证·体验】(2019·高考江苏卷)右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解析:选D。图中①为突触前膜,③为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②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进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C正确;②为神经递质,④为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②与④结合使③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或维持外正内负,D错误。【考法纵览·诊断】(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2019·全国卷Ⅰ,T4A]()(2)人体神经调节中不存在信息传递[2018·天津卷,T1C]()(3)递质经突触小泡转运和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2017·江苏卷,T8C改编]()√××(4)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2016·全国卷Ⅰ,T4B]()(5)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016·全国卷Ⅰ,T4D]()(6)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2016·海南卷,T19C]()(7)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2016·海南卷,T19B]()×√√√(8)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Ⅱ,T3D改编]()(9)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卷,T4C]()(10)血液中的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原因是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2015·浙江卷,T4D改编]()√×√【长句应答·特训】辨析下列图示,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④为突触_______________神经元,③为突触____________神经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奋在图乙结构中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__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条最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后前③内有突触小泡,④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3)慢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速率要慢于神经纤维上电信号的变化(4)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为单向传递1.离体和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着反射弧单向传导的。2.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的作用机理不同(1)兴奋性递质可导致Na+内流,使突触后膜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实现由“内负外正→内正外负”的转化。(2)抑制性递质可导致负离子(如Cl-)进入突触后膜,从而强化“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3.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被移除。(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1.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基本过程生命观念解析:选A。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丁区域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图示神经冲动的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2.(2017·高考江苏卷)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选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A项错误;兴奋传来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项错误;④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项正确。3.下图是某组织中神经元及其相互联系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神经元上的位置,图中神经元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射弧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综合分析科学分析A.甲都为大分子物质,需经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乙可能位于神经细胞表面,也可能位于肌肉细胞表面C.在b处给予一适宜刺激,a、b、c、d处都兴奋D.图中组织最可能存在于反射弧的效应器中解析:选B。甲是神经递质,通常是小分子物质,如甘氨酸等,神经递质通常是经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的,A错误;乙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细胞膜,也可以是肌肉细胞膜,B正确;b所在神经元是a、c所在神经元的突触后神经元,是d所在神经元的突触前神经元,在b处给予一适宜刺激,a、c处都不兴奋,b、d处都兴奋,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该组织的特点是神经元集中,应最可能位于神经中枢而不是效应器中,D错误。4.(不定项)(2020·泰安高三模拟)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③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④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解析:选B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而⑤是线粒体,A项错误;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干扰,B项正确;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C项错误,D项正确。5.(2020·山东省高三等级考模拟)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