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课程要求]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领导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邓小平理论一个理念: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个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五个方面: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考点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1.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作用(1)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领导方式含义举例政治领导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制定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思想领导开展理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中共中央发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2)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1.(2019·长郡一模)堂堂正正的政党,必然有坦坦荡荡的公开。《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自实施以来,从大政方针到基层建设,全党全方位推进新时代党务公开,为党永葆生机活力注入了强劲能量。推进党务公开()①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方式相契合②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必然要求③保障了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是党与人民心连心、血脉相融的重要保障机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解析】推进党务公开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也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②④正确;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①说法错误;党务公开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无关,③排除。故选D。2.(2016·天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文件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今年两会上,代表和委员拿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是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制定的。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决定权④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解析】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决定权是人大的权力,而不是人大代表的,③不选;参政议政是政协的职能,而不是国家职能,④不选。3.(2018·天津)材料“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经中国共产党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开启了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新篇章。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10分)【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国家性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角度来分析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必要性;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重要性。【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是统一的。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③有利于反腐工作的全覆盖,提高反腐成效;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2018·全国卷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2分)【解析】此题以党的十九大为背景材料,考查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其次要明确分析的对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结合材料信息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答案】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点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1)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解党的执政理念和自身建设(1)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包括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1.(2017·全国卷Ⅱ)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设立雄安新区是()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实践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发展的制度创新③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④推进我国行政区划全面改革与调整的重要举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解析】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实践,①正确;设立雄安新区并不属于制度创新,②不选;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我国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③正确;设立雄安新区只是对我国行政区划的部分调整,不属于对我国行政区划进行全面改革与调整,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2.(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三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四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五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12分)【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是“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在分析“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党的领导”“组织基础”,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本质;党的使命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政府”“社会合力”,结合材料从政府的经济、社会等职能;聚集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先富帮后富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成效”,结合材料从精准扶贫是脱贫目标的工作机制;提高扶贫成效对增强人民的获得感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这一原则时,可把握关键词“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结合材料从政府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保护生态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可把握关键词“群众主体”“内生动力”,结合材料从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角度回答。在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这一原则时,可结合材料从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对扶贫工作的意义的角度回答。【答案】原则理由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②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坚强政治保证。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①政府负有经济、社会等方面建设的重要职能。②只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先富帮后富,才能汇聚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磅礴之力。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①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工作机制。②只有提高扶贫成效,才能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①生态保护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②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②只有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②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才能提高扶贫效率,使扶贫脱贫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3.(2018·全国卷Ⅰ)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宪法修改小组。2017年11月,党中央发出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12月,党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