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8单元 写作 第二节 议论类、记叙类文体写作大突破 突破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节议论类、记叙类文体写作大突破突破一议论文之一——审题立意,巧亮论点(2019·天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导析】方志敏的话主要表达了对国家、民族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情,陶行知的话主要传达了每个人都要有爱国情怀,黄大年的话主要表述的是个人要献身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综合起来看,三则材料表达了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呼吁每个人都要有爱国精神,要努力做一个为人类生存、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作文立意:作文立意方面,可以从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入手,比如可以从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的角度论述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有时代精神,个人要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讨论爱国主义思想等。具体的立意点有:①时代精神,爱国情怀;②高举爱国旗帜,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等等。[例文]高扬时代旗帜,弘扬爱国精神爱国,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深沉的民族信仰。“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面对国家即将破亡的局面,屈原用身死来惊醒君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国家的破亡,文天祥用牺牲自我来存天地正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林则徐以责任担当直面困境。他们,敢于用生命表达对祖国强烈的爱。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家国情怀的表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其责任意识的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胸襟气魄的展现。他们,敢于用一生的奋斗追求践行爱国精神。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无私爱国者、无悔奉献者、无畏牺牲者……到了近代,无论是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事业奋不顾身的先驱者,还是和平时期为祖国建设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奋斗者,他们都在爱国精神的指引下,高扬着时代的旗帜努力奋斗。今天,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面临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时代,赋予我们奋进的方向;爱国,把我们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从辽阔的海天到浩瀚的大漠,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单位,从创新创业到脱贫致富,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业态,时代已经为我们搭建起了可以大显身手的舞台,我们需要的就是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一百年前,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发问:“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话直到今天仍然振聋发聩、令人深思;这话直到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要高扬时代旗帜、弘扬爱国精神。“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会不负韶年、不负时代,勇担重任、勇敢前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点评】文章从屈原的爱国精神切入,一直写到当今社会,阐释了爱国和时代的关系,并指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全文没有空喊口号,而是通过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说服力强。一、材料作文审题技法1.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材料1】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鸟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导析】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2.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材料2】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导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生活用品可以简朴随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几种观点:①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②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③身外之物不必在意,重要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当然,也可以抨击以貌取人的世俗眼光。3.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3】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导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我们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材料4】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导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对材料最后院长对男孩说的话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4.抓主要矛盾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主要矛盾关系到哪几个人,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材料5】某日,美国前海军总司令麦肯锡去探望他的军校好友马歇尔将军,此时的马歇尔已是陆军总司令了。麦肯锡将军说:“你知道我的海军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勇敢的部队,我希望你的陆军也一样。”马歇尔将军当然不甘示弱,说他的部队同样是全世界最勇敢的。麦肯锡就让他证实一下。马歇尔随便喊住一个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的坦克命令道:“你给我过去,用身体挡住它!”“你疯了吗?”士兵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就撒腿跑了。马歇尔满意地对老同学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敢这样同将军说话。”【导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马歇尔将军、麦肯锡将军、士兵。从材料所叙述的事件看,主要矛盾在马歇尔将军和士兵之间:将军下令让士兵拦坦克,而士兵拒绝了这个命令。主要人物是马歇尔将军和士兵,而麦肯锡将军是次要人物。这个事件的结果是,士兵得到了将军的称赞。为什么?关键语句在于马歇尔的话:“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敢这样同将军说话。”这句话告诉我们,马歇尔欣赏这个士兵,正是因为他敢于对自己说不,敢于违抗上司发出的这个错误的指令。因此,我们从士兵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要敢于对权威说“不”。从将军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上司要有容人之量,要有欣赏对自己说“不”的下级的气度。5.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也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材料6】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小河边。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蹚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牛伯伯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跑回河边准备蹚过河去。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树上的小松鼠说:“小马哥哥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只好回去问妈妈。妈妈对小马说:“你自己下河试试看吧。”小马再次来到河边,下水一试,发现水并不很深,他顺利地过了河,完成了妈妈的任务。【导析】这个材料涉及到四个角色:小马,马妈妈,小松鼠,牛。小马所面临的问题是:到底过不过河?这是材料的主要矛盾所在。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入手。(1)从小马的角度看:过还是不过?在马妈妈的鼓励下,小马自己一尝试,发现河原来是可以过的。因此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要敢于自己尝试。(2)从马妈妈的角度看:小马现在碰到了困难,怎么办?是不让他过河了,还是让他自己过,或者是自己来背着他过?马妈妈的做法是:让他自己去尝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妈妈的教育智慧。因此可以这样立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要巧妙地启发引导孩子。(3)从牛和小松鼠的角度看:牛和小松鼠的错误在于,他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的。牛高大,所以说水浅;松鼠小,所以说水深,他们都忽视了他们自己和小马的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立意: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切忌以己度人。6.异中求同法【材料7】(1)①马克思23岁就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导析】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者甚少,但若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