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6单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二部分 连续性文本阅读(传记)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连续性文本阅读(传记)一、传记文体知识参见p416实用类文体知识附录“一、传记”二、传记的阅读要点1.注意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2.注意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3.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4.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5.注意传记中作者的评论性语句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是把对传主的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叙述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害所在。因此,阅读时必须注意作者的评论性语言。三、信息筛选与整合(客观题)传记文本的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方法跟论述类及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方法类似,一是圈点勾画;二是善加比对。(1)圈点勾画。考生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圈点勾画出文中的重要内容,如:①标记出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相关的语句,这是文章的线索。②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等。③圈画出描绘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语句。(2)善加比对。将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本中标注出来,与选项的表述进行细心比对,主要看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是否相同,主要是人物、事件、细节等方面的异同。比对要点:①比对内容要点。比对命题人概括出来的内容要点,与原文的基本内容是否存在对应关系。②比对概念。比对命题人对文中内容进行概括时,所提到的概念内涵是否准确,外延是否严谨等。③比对作用。比对命题人对某句、某段作用的分析,是否符合原文意思。④比对手法。比对命题人对某句、某段表现手法的分析,是否与原文涉及的表现手法相对应。⑤比对目的。比对命题人对人物行为、事件目的的分析概括,与作者意图是否一致。⑥比对意义。比对命题人对人物、事件意义的分析概括,是否符合原文意思。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汤一介:中国哲学问题的思考者汤一介于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汤用彤是哲学大师。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成为家风。汤一介爱书,有一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在内心里,那种伏契克式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情感仍然影响着我。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1949年前,汤一介学习哲学,除了家学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想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1951年自北大哲学系毕业后,汤一介便留校任教,成为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汤一介的学生、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1985年上了汤先生第一堂课,汤先生给他讲授魏晋玄学,讲课给王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博也成为众多弟子中陪伴汤先生走完最后一段路程的学生。“先生刚毅木讷,温而厉。”因工作原因,王博与汤一介多有接触,在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一丝不苟,十分严谨,表达学术观点非常直白,待人接物非常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汤先生总是尽力满足。2012年汤一介获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将他描述为:“汤一介先生力主思想对话,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他所主张的‘普遍和谐’、‘中国解释学’和‘新轴心时代’,激活了融通中西的‘世界之中国’;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弥纶群言而精研一理’,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汤一介曾获得很多美誉,如哲学巨匠、儒学泰斗、国学大师等。对此,他同已故学者季羡林一样,坚辞不受。在汤先生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他在《汤一介传》中说得很清楚:“我说现在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氛围不够自由,把思想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边是不能产生划时代的著作的。汤先生在病中仍不忘文化复兴。2014年6月19日,抱病在身的汤一介还出席了十卷本的《汤一介集》发布会。“我想继续再写文章,讲我自己的感受,讲我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讲我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或哲学工作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供大家参考,而解决问题则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我应该继续努力把我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这样才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选自“人民网”)【相关链接】①“汤一介为人谦逊,对人随和。他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而在学术上,他高屋建瓴。此前我国只有道藏、释藏,并无儒藏。而汤先生意识到这一点,便组织编纂,耗费毕生精力。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了解中国文化。”(北大教授彭燕韩)②“汤先生不喜欢让人称他为大师,我们叫他大先生,是因为他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试题选项1:A.本文从家学影响、人生理想、学术成就、性格特点及不同人的评价等方面,展现了著名哲学家汤一介的学者风范。B.“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风对汤用彤成为国学大师和汤一介日后成为著名哲学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C.在学生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非常严厉,待人接物上却非常温和,表明汤一介在性格上有矛盾之处。D.汤一介谦逊随和,是因为他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道德,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上善若水,宽厚诚信,不怕艰苦。比对、分析判断:B.文中并没有明显体现出家风对汤用彤成为国学大师和汤一介成为著名哲学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性格上有矛盾之处”分析有误,对待学术研究认真严谨与待人接物随和谦逊并不矛盾。D.“是因为……”于文无据。试题选项2:A.汤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贡献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开风气之先,重启传统文化热潮。B.汤先生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学者,不仅对中国思想深入研究,更身体力行融通中西,激活了“世界之中国”。C.文中引用学生、同事的言论,从正面直接表现传主谦逊随和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D.汤一介对当今时代没有大师的原因的分析见解独到,认为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就不能称其为大师。比对、分析判断:A.“他的贡献不在于……而在于……”不恰当,他在治学方面的具体成就也属于他的贡献,所以选项应表述为“他的贡献不仅在于……而且在于……”。C.“正面直接表现”错,应是侧面间接表现。D.“没有……就不能……”说法绝对。归纳内容要点题该题型的答题方法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归纳内容要点题”类似,因而在此不多作阐述。四、概括与分析(简答题)“概括与分析”在这里主要针对传记阅读中的简答题进行阐述。在传记阅读中,简答题比较常见的类型有归纳内容要点题、分析概括传主形象(精神品质)题、探究问题与提出见解题等。2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家风,作为一个哲学家,“责”在汤一介的身上体现在哪些方面?(文本见p412《汤一介:中国哲学问题的思考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对学生的责任。在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一丝不苟。②对中国文化的责任。汤一介先生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如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即使在病中仍然不忘文化复兴,继续努力把他所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③对待他人的责任。待人接物非常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总是尽力满足。本题为归纳内容要点题,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中“义不逃责”的意思,即在道义上不逃避自己的责任,“责”指的是责任、义务;然后明确题干要求,即指出汤一介先生作为一名哲学家,一生承担了哪些责任;最后浏览全文,筛选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出汤一介先生承担的责任即可。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从事迹(人物的言行)中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描述中概括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3)从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4)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的性格(精神品质)。(5)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分析概括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6)从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中来理解把握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分析概括传主形象(精神品质)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魏景超(1908—1976),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1933年,他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职,在水稻病害研究、真菌分类学及植物病毒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魏景超幼年目睹农民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深感只有振兴农业,才能解决民生问题。立志于兴农的他,在大学毕业后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金钥匙”奖,并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放弃节假日休息,参加暑期学校学习、参观实验室和农场、访问老教授,以获取知识,汲取经验和新的见解。在学校里,他更是抓住学校资源,勤奋刻苦。图书馆里,他埋头钻研;实验室里,他观察切片、制作标本,孜孜不倦。爱思、善学、勤问的他,努力摄取国外新知识、新技术,汇集大量的宝贵文献与读书笔记。可惜的是,回国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魏景超积累了四年的书籍、笔记随交运的美国轮船一起在日机轰炸下沉于太平洋底。回国后执教于金陵大学的魏景超,面对国内农业教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边执教边精心编写讲义、教材。外出采集标本、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拍摄照片、绘制讲解图表等,身体力行。他先后讲授过普通和高级植物病理学、作物病害、真菌学、细菌学、植物免疫学和病毒学等课程。出版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真菌重要目、科、属分类检索表》等优秀教材、书籍。魏景超十分注重课前准备工作,细致地整理授课内容、思路,并结合当时最新研究成果的讲解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确保课堂的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