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五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作品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高考试题中,对此考点的设题相对少一些,但同样有必要给予适当的重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结合诗句来分析。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还有子孙活着完成我的遗愿”,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是精卫对自己的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抒发;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我希望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不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而认为这是从诗人的角度表达的。[答案](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诗人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1.常见设问方式(1)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词)句说说你的理由。(2)(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这首诗(词)体现了诗(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词)予以分析。辨别的标志是:题干中往往有“态度”“观点”之类的词语。2.掌握鉴赏要点(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①要紧扣原诗(词)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词)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词)泛泛而谈。②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③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又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3)归纳要全面,体察要细致。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分寸要把握。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要注意避免以下两个方面:一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没有分寸,不是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这样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3.牢记答题步骤第一步:注意读懂并理解诗词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可能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第二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三步:结合诗(词)句进行分析,在原诗(词)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典题示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辛弃疾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②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②元和圣德:韩愈曾作《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功业。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上片的一二句,主要劝诫友人要为收复失地写出鼓舞人心的诗歌来;而后面三句,主要表达词人渴望为恢复中原大业做出贡献的心情,以及希望对方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下片,前三句表达词人对朋友的勉励;后三句,劝诫友人不要荒废事业。由此可以看出,词人主要表达的就是希望友人有为恢复中原大业做出贡献的决心以及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壮志等。[答案]①自己虽然年老,但不愿归隐青山,仍然渴望为恢复中原大业做出贡献。②劝诫友人不能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当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九日齐山登高①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注】①此诗作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杜牧一生仕途不顺,穷困潦倒,且居无定所,四处漂泊,而此诗又作于被贬之时,因而诗人的抑郁之情可想而知。诗人在第二联着一“难”字将他的这种苦闷表露无遗。但诗人并非一味苦闷,下句以“菊花”意象传递了他在逆境中坚忍不拔并保持乐观情怀的处世态度。[答案]在颔联中,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心一笑,因此,重阳登临之际,便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上句着一“难”字表达了抑郁之思;下句以“菊花”意象传递旷达之情。一个虽遭贬谪但却乐观旷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格式:作家——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点)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41岁之前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自觉深受羁缚,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并记)》。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落拓。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兵败,骆下落不明。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而五律《在狱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艺术特点:五律工整精炼,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王勃(650—676或684),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最后溺海而死。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别薛华》《重别薛华》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挚动人。《山中》《羁春》《春游》《临江二首》等五言绝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怀乡之情。明代胡应麟认为王勃的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艺术特点:所作诗意境开阔,清新流畅,质朴自然,是新旧诗风过渡的标志。4.陈子昂——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人生经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思想内容:其边塞诗表现洞察国家安危的远见,关怀人民疾苦的热情。既有对将帅无能、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慨,又有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的深切同情。感怀诗多表现生不逢时、美好理想无法实现的深沉苦闷。艺术特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现实主义的作品,有的叙事慷慨沉痛,有的还兼有政论锋芒。那些偏于抒发理想之作,有的寄兴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5.王维——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生经历:王维(699或701—约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进士。曾奉使出塞,回朝后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乱平,受降官处分,后官至尚书右丞。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思想内容:前期诗歌表现出一种政治理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诗豪壮雄阔,内容充实。后期着意表现大自然之美。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描写景物优美,精工刻画;意境动人,浑然完整,语言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中有润泽华采。6.孟浩然——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人生经历: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思想内容:其山水田园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景。内容不算丰富。艺术特点:清远空淡,韵味深长,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调表达深长意韵,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怀,给人一种清纯之美。语言朴实无华,平淡、自然。7.高适——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人生经历: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少孤贫,潦倒失意,长期客居梁宋,以耕钓为业。又北游燕赵,南下寓于淇上。后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后弃官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后为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思想内容:边塞诗人。其作品有许多同情人民生活、体现强烈的报国愿望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大大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艺术特点:风格雄厚豪健,悲壮浑朴。8.王之涣——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人生经历:王之涣(688—742),盛唐边塞诗人,字季淩,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开元初,任冀州衡水县主簿,被人诬陷,去官,此后漫游15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晚年补文安县尉,死于任所。为人豪放,常击剑。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尤长于边塞诗。作品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曾与高适、王昌龄相唱和。七绝《凉州词》、五绝《登鹳雀楼》,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王之涣诗今仅存6首。艺术特点: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9.王昌龄——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人生经历: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