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句,顾名思义,就是锤炼句子。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句子,一般是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它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能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高考对于炼句的考查常有:理解诗句的含意,分析诗句传达的感情,赏析诗句的技巧,解说诗句的作用等。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一剪梅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①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的景点。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透,芭蕉又绿了,春天过去夏天又到了。从手法上来看,时光流逝本是不可见的,这里词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春光以人的情感,用“流光容易把人抛”突出时光流逝之快,利用樱桃变红和芭蕉变绿这两种植物的颜色的变化,把抽象的时光流逝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飞逝,表达出词人的感慨。[答案]①“抛”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突出时光流逝之快。②“红”“绿”形容词作动词,准确贴切地展示了颜色的动态变化。③三句话化抽象为具象,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1.常见设问方式(1)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某句诗的妙处。(2)某句诗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词)的某一联或某一句。(4)某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辨别的标志是:题干中有“××诗句”“××句”“××联”“赏析”“妙处”等字样。2.掌握鉴赏要点(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就是要找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篇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篇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表达技巧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3.牢记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第二步:多角度进行赏析,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典题示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初见嵩山张耒①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鉴赏时要考虑诗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其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答案]①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第一步)基于这种观感,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诗人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耸立与广阔、跃动与静止相结合的画面。(第二步)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武均州: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忠义军。西京: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赏析诗句,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还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根据“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意,“可以预料,明年寒食节朝祭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西京”,可知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的手法。结合注释②及标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分析,“梨花处处开”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答案]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朝祭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西京。“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怀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答案]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