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背景下的生物地理跨学科教学设计作者:卢钟玲来源:《中学生物学》2020年第05期1教材分析“城市绿化”一节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学》第二册第六章“城市生态”第一节的内容。从内容上看,“城市绿化”主要包括城市绿化的概念、上海城市绿化的发展变化和城市绿化的作用3个知识点。城市绿化的概念是基础理论知识,是对城市绿化的理解。教师由理论知识深入到现状调查,促进学生关注上海城市绿化的制定标准及其发展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校园绿化覆盖率并提出改进意见、简单设计規划城市的活动,知道城市绿化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基于理论知识进行模拟实践应用。整个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城市绿化”位于整本书第六章,在“城市生态系统”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生理功能,有助于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即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同时对城市绿化于人类的作用也更易理解。在学习“城市绿化”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学习“城市环境保护”,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期初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且对一些上海常见植物有初步的认识,对推测城市绿化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学生刚学习了“城市生态系统”,了解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有助于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查阅和搜集能力,能利用网络和书籍查找信息,但信息的分析整理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也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通过观察比较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的能力。但是,学生思维发散有一定的局限。学生对于生活周边的绿化情况较清楚,且在学校春秋游、周末或节假日可能会去上海某些公园或湿地游玩,对上海城市中的绿化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城市绿化和校园绿化与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兴趣。3教学目标①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说出城市绿化的作用,初步学会计算绿化覆盖率。②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交流喜欢上海城市绿化的理由,关注上海城市绿化的发展变化,关注身边绿化环境。③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初步形成科学规划的观点。4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城市绿化的作用。教学难点: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初步形成科学规划的观点。5课前准备活动一:课前,教师将问题下发给每个小组;学生小组通过网络和实地考察等途径查找问题答案,并制作成PPT,以备课堂演讲。活动三:教师准备城市地图、相关贴纸。6教学过程6.1新闻引入,情境激趣教师展示东方网新闻“49万余m2中心城区最大开放绿地就在普陀”,并带领学生阅读新闻,引导学生寻找出新闻关键词:“绿地”。设计意图:教师引入最新的新闻,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同时,学生在阅读新闻和提炼关键词: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6.2联系生活,学习新知课前,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上海绿地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检索相结合的方式,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及特点特色等方面说明喜欢该绿地的理由,并在课堂上分享展示。教师小结学生介绍的上海绿地,提出问题:“这些绿地主要由什么组成?”学生分析后回答“植物”。教师追问:我们生活的城市还有哪些地方有植物?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城市中的植物分布。最后,教师展示身边植物分布的图片,并通过引入中提到的新闻、学生分享及图片展示,引出城市绿化的概念。教师展示2015~2018年上海绿化覆盖面积变化折线图,提出问题:上海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后,出示2015~2018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变化柱状图,引导学生发现:上海绿化呈直线增长,但对比联合国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标准,上海城市绿化发展任重道远。接着,教师出示《上海市绿化条例》的规定“新建学校附属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单位用地总面积的35%”,同时展示我校总面积和绿化面积。学生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学校绿化的覆盖率,比较校园绿化覆盖率是否达标,并结合城市绿化概念对校园绿化覆盖率的增加,提出改进意见。设计意图:课前调查能促使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同时对身边环境加以关注。教师通过不断的设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在问题驱动下学习新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同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最后,学生通过计算校园绿化率并加以改进的小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为下一活动做准备。6.3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师基于上一环节对校园绿化的改进,提升范围和难度,创设活动情境“我是城市规划师”。教师首先设问:“设计一座城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作答。随后,学生打开信封,内含一份空白地图和一份贴纸型的活动材料包。活动材料包中包含了一栋政府办公楼、一座工厂、两栋公共设施、五片居民区以及数棵植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相关图例合理地规划在空地上,设计时需注意整体布局要科学美观,并能从绿化面积、居民区分布、工厂和商店位置等方面说明规划设计的原因。活动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展示、介绍设计成果,教师及时给予点评。最后,根据学生所介绍各区域绿化的作用,师生一起总结出城市绿化的3个作用。设计意图:城市绿化的作用是本节课重点内容,包含了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科的知识。为了引出并强调这一知识点,笔者设计了“我是城市规划师”这一小组活动。活动需要学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和解释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即打通了学科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要求学生在真实问题情景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协作意识和科学素养。6.4立足现实,点出观点联系上一活动,教师提问:“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首都就是像我们刚才这样通过模拟沙盘的方式来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用地与绿化用地之间关系而新建起来的。大家知道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吗?”学生根据六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回答“巴西的巴西利亚”。然后,教师展示巴西利亚的平面图,并简单介绍巴西利亚的设计规划理念,最后点出本节课的观点“城市绿化应该融入城市建设,而不是点缀城市”。设计意图:上一环节给了学生一个真实问题情境,而这一环节就将这一真实问题情境转变为现实情境。学生通过了解巴西利亚的设计建造,真正认识到本节课知识的实用性。最后教师点出观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7教学反思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上海市新中考综合测试中设置了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如何提升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教学的一大难点。本节课以“城市绿化”为例进行了初步尝试,将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迁移,并且在生命科学和地理交叉的学科领域中开展运用。在“我是城市规划师”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前期所学生命科学和地理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一个真实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并在班级交流表达,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