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14单元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必修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核心考点•深剖细析栏目导航高考真题•集中研究[考纲展示]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物质性(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①物质概念[温馨提示]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②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温馨提示](1)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2)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③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世界的物质性1.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①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正确;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④正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错误;题干体现了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涉及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内容,③错误。答案:D2.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要正确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本身说法错误,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选D。答案:D题组二物质的概念3.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后来,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主要标准解析:材料中的实验验证了反物质的存在,说明不管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都包含着一切物质所共有的客观实在性,B项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混淆了物质的可知性与客观实在性。意识有正误之分,C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项中“主要标准”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由此可见,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多数与少数的关系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排除。故选D。答案:D题组三全球多地连续出现极端天气2018年11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要实现控制全球升温的既定目标,必须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5.有关报告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这告诉我们()A.人与自然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故选C项;D项与题干无关。答案:C6.科学家预测,在21世纪,气候变暖会带来的灾难数将以6倍的比率增加。地球两极的冰块正在大量融化,这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而它又将反过来加速地球气候变暖,使未来的人类在温室效应的热浪中“备受折磨”。这说明()A.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解析:“温室效应”导致人们“备受折磨”,说明人们没有很好地与自然界相处,没有尊重自然,故选A项;B、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答案:A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温馨提示](1)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2)唯物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3)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要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坚持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问题物质的运动(重难问题师生共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显而易见的,如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有些事物的运动是不易察觉的,如泰山在100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还有些事物的运动虽然是快速的,但也不容易感觉到,如织女星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它以14千米/秒的速度飞奔,微观世界的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中的“运动”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尝试解答]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总结提升]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题组一物质与运动1.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这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项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答案:B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解析:“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是说法度、事例、风气都是运动变化的,说明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答案:B题组二运动与静止3.下列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①昨日去兮,杨柳依依。今日来兮,雨雪纷飞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题中观点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①③蕴含的哲理与此一致,当选;②强调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体现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C[方法技巧]巧解引文类选择题解答引文类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明确名句内涵,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名句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干与题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4.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下列观点正确反映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江河竞注而不流C.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为A项;B项是只看到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C项是否认物质是运动主体的唯心主义观点;D项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答案:A题组三中央政治局部署经济工作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5.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