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高考评分细则研读说明训练思维能力,就是要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课本之外的新材料、新信息、新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并做出符合逻辑的、规范的表达和阐释。这实际上就是强调考查思维能力,并为思维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具体思路。强化思维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对试题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典型,二是新。“典型”,就是要符合高考试题命制的方向,且题型、考查角度典型。“新”,就是题目背景新颖,设问角度新颖。其次,分析题目。侧重审读设问信息、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再次,要限时定量。学生审题、答题速度慢是高考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训练时一定要限时定量,提高答题的速度。最后,强化答题规范训练。语言表述不规范、书写潦草、文字不清晰是高考丢分的重要因素之一。“细节决定成败,规范就是分数”,学生要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高考评分细则研读(2018·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2分)答案及评分细则:(1)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的(2分)(两个先锋队1分),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分),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1分)。(2)党具有与时俱进(很强)的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分)(立法、司法能协调一致,工会、共青团协调一致可替换;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可替换;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分,平稳运行1分,保证正常履职1分)(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根本特征可替换),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中国梦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繁荣富强、全面小康、现代化1分,以人民为中心、三好、共同富裕1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分)。(2017·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了新一轮中国诗词热。(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2分)(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答案及评分细则:(1)①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3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内容的精品性(代替:该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给1分;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1分)。如学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2分。②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3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作品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道德价值1分)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如学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2分。③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2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传播方式的新颖性、生动性。如学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1分。如大众传媒、现代科技等给1分;文化创新不给分。④激发民众内心的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立足、面向人民)。(2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能激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热情。如学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1分。文化自信不给分。(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4分)(写到其中一个均能得4分)②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2分)答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作用)与文化结合,可给2分。只答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作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1分)。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关键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或者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人民群众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可给3分。人民利益/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给2分。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社会实践中实现,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享受文化成果。(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以下为替代答案:编制教材,列为必修科目;开展专题讲座;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等。(课程)组织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文化节、诗词大会;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活动)运用大众传媒、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传播手段)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培养意识,未写具体建议可给1分。[阅卷老师提醒]1.不能够得分的试卷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答卷有某一点创新,但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2)学生答卷有创新意识,也能够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阅卷领导小组规定:坚决不给分。(3)学生答卷凌乱,毫无整洁可言,虽然有少数正确的说法,但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学生答卷大多与参考答案南辕北辙、相距万里的,也决不给分。(4)学生答卷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对学生而言:好的答卷必须有好的开头和完满的结尾。(1)好的开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学生的论述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他。②学生的论述与参考答案的推理分析思路基本相符,无干扰阅卷老师阅卷情绪的跳跃性、非连续性的推理、归纳和概括。③学生答卷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者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④学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辞到位,一看就觉得是“非等闲之辈”。(2)好的结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与开头和答题要求相一致,结论中肯,有创新性。②分析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是牵强附会、言不由衷的虚假陈词。③无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对程度性“副词”的使用和表述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重复论证也不随心所欲。④结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没有离奇的表述,也没有过度的渲染。[阅卷老师建议]1.要注意字迹清晰漂亮,卷面整洁规范,赢得阅卷老师的印象分。阅卷进入三四天,答案早已烂熟于心,所以阅卷老师速度基本达到每份试卷仅需3~4秒。通常在试卷显示的一瞬间,对试卷就有了第一印象,给高分还是给低分,潜意识中已经确定。因此,要想得高分,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文字,学生书写整洁,心情自然舒畅,也就更有耐心去寻找更多的得分点。2.高考评卷主要采取“踩点给分”,有点把“问答题”变成“填空题”的味道,所以学生只要主干知识能答出来,就会在平均分之上。因此在答题时要去繁从简,突出主要考点,在答案的内容组织方面做到三要:面要宽、点要全、话要精。即答题思路要正确,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要答非所问;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不要重复在一个点上啰唆个没完;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胡编乱造,尽量用学科语言作答,以提高得分率。3.答题一定要采用“观点统率材料”的方式,把关键词放在前面,材料分析放在关键词之后,切忌先分析材料,后得出结论,以免阅卷老师没有耐心,忽略了关键词,给出较低的分数。同时反对照抄材料和照本宣科。前者完全照抄材料,不加提炼,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关键词用于作答。后者则是生搬硬套,完全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照搬课本或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答案,结果由于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4.要摒弃投机取巧心理。有的学生大段大段地照抄材料,有的甚至把选择题里的几个选项搬到主观题中,以为多少可以得点分;还有的甚至在考卷上写一些讨好或调侃阅卷老师的话,作诗画画者亦有之,但是这除了可以博阅卷老师一笑,给阅卷老师带来短暂的轻松之外,真的没有其他任何实际意义了。[答题规范要求]要想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答案必须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就是表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1.政治术语的恰当运用要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答题。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语,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哲学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政治生活中的国家职能、国体、政体、共和制、民主权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2.语言表述要准确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例如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写成人民专政,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等。3.思路要清晰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要注意文字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善性。既要做到语言精炼,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例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本题的用意有二:一是考查学生对矛盾概念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对该题的辨析,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希望引导学生注重对书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本题要求学生紧紧地抓住矛盾概念,运用所学的辩证法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之进行层层分析。在辨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维的清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种矛盾不同逻辑矛盾,也不同于人为制造的矛盾,人为制造的矛盾不能推动事物发展。”学生若能从这几个方面思考的话,那么就很少失分,反之则较多失分。4.字体规范字迹要工整,以行楷为主。字的大小以宋体四号为最佳。尽量杜绝漫画和美术上应用的特殊字体。5.注意答案分层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用合适的符号,如①②③④等分开,让批阅试卷的老师能清楚地发现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