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讲散文阅读第四节探究常见题型常见设问及标志常见角度及注意点意蕴式探究1.请探究××的丰富意蕴。2.结合现实,谈谈××的积极意义。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4.请探究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的哪几层感悟。首先,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如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矛盾句、描写句、抒情句、修辞句、哲理句等,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者文章思想内涵。其次,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探究。“不同角度”具体说有作者角度(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作品角度(对作品中的形象、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读者角度(主要是读者的阅读感受)。“不同层面”,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先从文本字面理解,然后再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事、物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的适用的哲理、审美意义上的解读,也就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等层面进行深层次分析发掘。[技巧点拨]拓展延伸式探究1.文中说“×××××”,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观点)?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文中写到“×××××”,这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现实,就×××谈谈你的思考。1.鲜明地亮出观点。确立观点、明确态度后,必须鲜明地将其表述出来,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2.从不同角度阐释依据。如果题干有明确的探究角度,则按题干要求作答;如果题干没有明确的探究角度,则要考虑从内容结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选择合理有利的角度,探究分析相关的文本材料,做到自圆其说。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或用“理论+观点”,或用“文本+现实+观点”的形式作答。[典例剖析](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比邻而居王安忆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味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解题流程】第一步,题干可以这样审。题干中有“探究”“意蕴”,表明本题属于“意蕴式探究”,这就需要考生启动意蕴式探究题的思维模式。第二步,分析可以这样想。首先,从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入手。第⑦段中“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考查的画线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意思是在端午节时,所有不同状态的生活都暂停了。“只由它弥漫,散开”,意思是大家都煮粽子,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其次,从语句的结构位置思考。句子出现的位置是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这里应该有多层含意;同时,这些含意可能与主题有关。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表层意蕴“在端午节时,不同生活状态都暂停了,各家呈现出相同的生活内容”。再次,我们从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只由它弥漫,散开”的“它”是端午节艾草的熏烟,而不是炸薯条、煎牛排的味道呢?而且是“只由”,没有别的任何味道了。所以,这里还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第二层意蕴。最后,我们再深入一层,关注画线句下文的补充语句:“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艾草的芬芳中,其他所有的味道(火爆的爆炒味、浪漫的咖啡味等)都消除了,最后都洇染为明净纯粹的青色(这是艾草的颜色)。我们推想这里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生活可以是热情火辣的,可以是绚烂浪漫丰富的,但是它也应该是安静与明净的。这是该句的第三层意蕴。【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巩固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碱蓬草胡修江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月和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铺展野性的美丽。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我虽不是伴着碱蓬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细细阅读。暂时的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今天,也不再有人会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朴拙,一份厚重。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转而写占据自己心灵的碱蓬草,既衬托出碱蓬草的朴拙厚重,又为下文写“文人情结”做铺垫。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D.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做对比,并融入自我反省,在批判都市人的同时,也承认自己“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答案】B(B项,“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不符合作者对碱蓬草的评价,原文说“坚强是……碱蓬草不是……热情是……碱蓬草不是”。)2.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答案】最突出的特点:自然。表现: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盐碱地;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3.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后文又说很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不矛盾。①陶渊明真挚地热爱秋天,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②很多登高赏菊的人,并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③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很多人不能真正地欣赏草木的本性,不能很好地感悟自然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