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练9 古代诗歌鉴赏(一)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练习9古代诗歌鉴赏(一)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独不见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注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丹凤城:长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催”字用语新奇,写出频频捣衣声催促木叶凋落,视听结合,突出了少妇的心理感受。B.“白狼河”句照应“十年征戍”句,“丹凤城”句照应“九月寒砧”句,前后衔接自然。C.结句构思新巧,以有形之境写无形之愁,比前人望月怀远的意境更开阔,抒情性强。D.本诗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句的写法相同,都是落笔对面见深情。D解析:“落笔对面”错,本诗都是从女主人公落笔。2.“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试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本诗景和情的关系。(6分)答:①乐景衬哀情(反衬)(1分):海燕“双栖”梁上,相依相偎,柔情蜜意的情境,反衬女主人公的孤独(1分);居室的华美反衬其落寞心情。(1分)②哀景衬哀情(正衬)(1分):阵阵寒砧、萧萧落叶的凄清秋景(1分),衬托出女主人公孤独寂寥、思念征人的心情。(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只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给2分)白话诗歌:卢家少妇闺房的四壁用郁金香和泥涂饰,一双海燕栖息在用玳瑁装饰的屋梁上。九月寒秋的捣衣声催促树叶凋落,她思念着在辽阳戍守边疆十年的丈夫。在白狼河的丈夫音讯断绝,在京城中的她总觉得秋夜十分漫长。有谁能了解她,独自怀思不得相见;偏偏明月透过窗纱,照着流黄帷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9分)登鹊山①陈师道②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luò):古水名,即济水和泺水。④青徐: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指代名医。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风俗淳朴,河流恬静,不由想到舜禹。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字,言外有意。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D解析:“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错误。陆游《游山西村》是“宋诗多理趣”的代表之一,但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轻松爽快的心情,并未表达出理趣。4.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寓情于景。诗人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眼前济水、泺水隐隐约约流向远方,远处的青徐两州历历在目,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②含蓄蕴藉。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景色,而是通过望远和指点两个动作来概括,含蓄地点明言外的情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共6分)白话诗歌:试着登山,发现今年不需亲朋好友的搀扶。隐隐约约能看到济水、泺水在远方交汇,青、徐二州历历在目。风土人情浑朴如虞舜治理下的太平盛世,山川河流恬静如大禹治水后的景象。一年到头难得有这么一回愉快的时候,却因贫穷而得不到名医的医治。三、阅读下面这组金诗,完成5~6题。(9分)癸巳五月三日北渡①三首元好问其一道旁僵卧满累②囚,过去旃车③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其二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其三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注:①癸巳(1233年),这一年金都汴京陷落,蒙古大军入城劫掠;作者及其他金朝官员被押送出京,于五月三日被裹挟北渡黄河。②累:通“缧”,捆绑囚犯的绳索。③旃车:安有毡蓬的蒙古车。5.下列对这组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组诗都写蒙古军暴行,但侧重点各异,第一首重在写人,后两首分别重在写物与景。B.组诗在描绘中运用多种修辞,如第一首诗用借代,后两首均用了夸张、比喻和对比。C.诗人把直面家国沦丧的沉重情思贯穿于三首诗歌之中,增强了这组诗的整体性。D.组诗所写乃是诗人亲身经历,与杜甫创作的具有“诗史”性质的一类诗作主题类似。B解析:第二首有夸张和对比,无比喻;第三首有比喻和对比,无夸张。6.诗人在诗中不作议论,而是借描绘现实中的典型场景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请选择其中一首,对诗中描绘的典型场景作简要分析。(6分)答:第一首诗,诗人于被掳掠的人群中,选取“红粉”即年轻女子的形象和“哭随”“一步一回头”的动作加以勾勒,流露出对她们苦难命运的同情与悲悯,对蒙古军队野蛮暴行的憎恶与愤怒。第二首诗,诗人选取和描绘了木佛被当作木柴、编钟摆满集市被随意买卖的场景,一艘艘满载的大船似乎运走了整个汴京的情景,流露出对“木佛”被亵渎、“编钟”被毁弃、京城广遭劫掠的痛心,对蒙古军队无耻与贪婪的鄙视与愤怒。第三首诗,诗人选取和再现了黄河以北战乱后白骨遍野、土地荒芜、只余几处破屋升起缕缕疏烟的凄惨荒凉景象,流露出对战乱中百姓痛苦的悲慨与深切同情,对蒙古军队残暴行径的愤恨。(场景描述3分,情感分析3分)白话诗歌:其一:大路的两旁倒卧着满地的俘囚,经过的马车就像那滚滚的水流。被俘的女子呜咽着跟在蒙古军的马后,究竟是为谁踉踉跄跄一步一回头。其二:军营里原本珍奉的木质佛像如今比木柴还低贱,弹奏大乐的编钟摆满市场在贩卖。到底抢掠了多少,你也就无须细问——那一艘艘大船几乎已把整个汴京载来。其三:森森的白骨纵横交错,遍布原野如同乱麻;几年来家乡毁于战火,变得荒芜。只以为河朔的万千生灵已经被屠杀净尽,却不料破屋上升起几缕疏淡的炊烟竟还剩几户人家!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