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1.5.12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十二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课前排查练课堂导学练栏目导航限时规范训练第十二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自建知识系统填充: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②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③抗利尿激素④免疫器官⑤免疫活性物质⑥监控作用⑦防卫功能自查知识短板先判断对错,再分析原因1.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4.人体血浆缓冲物质能使pH保持稳态。答案:1.√2.√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非恒定不变。4.√5.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细胞核基因相同。6.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7.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由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8.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的双重调节。9.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答案:5.√6.√7.×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8.√9.√10.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11.抗体、血浆蛋白、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1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免疫初与免疫末都发挥作用。13.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10.√11.×血浆蛋白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12.√13.√14.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15.体液免疫中,抗原的呈递是细胞间的直接接触,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经过体液作用于B细胞。16.动物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需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答案:14.√15.√16.×一些动物激素如性激素,成分是脂质,与细胞膜内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抗体可以直接与病原体结合,病原体不一定具有细胞结构。考点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明确体液与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2.熟记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必须认准”(1)必须认准3类“内环境物质”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②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等。激素神经递质(2)必须认准2类“非内环境物质”①专存在于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载体蛋白、受体等)不属内环境成分。②专存在于与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3类反应①酸碱缓冲液对参与的对酸或碱的作用。②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③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细胞内或细胞膜外界缓冲神经递质〉〉题组一内环境成分的判断【例1】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正常情况下,③处的CO2浓度最高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D.②~⑤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的含量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题图中液体②③④⑤分别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和血浆,故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位于其一侧的血浆和另一侧的组织液,A错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故细胞内液中CO2浓度最高,即题图中的③处,B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故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被缓冲物质中和,血浆(液体⑤)的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细胞外液(液体②④⑤)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而细胞内液(液体③)渗透压的维持主要靠K+起作用,D错误。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D.Na+、HPO2-4、葡萄糖、氨基酸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H2O2酶存在于细胞内,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法”判断物质是否为内环境的成分(1)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的成分: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上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题组二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分析【例2】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解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2.(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与Na+、Cl-和蛋白质有关B.递质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肌肉收缩属于体液调节C.光照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必要条件D.免疫活性物质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不属于信号分子答案:A解析: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递质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肌肉收缩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光照不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必要条件,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是生长素在两侧分布不均匀,C错误;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等属于信号分子,D错误。巧用单、双箭头判断体液转化关系示意图只有单方向(箭头)①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②淋巴流向:淋巴→血浆双向箭头①细胞内液组织液②组织液血浆因此,可根据单箭头先判断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淋巴指向的是血浆,与组织液双向交换的是细胞内液和血浆,即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考点二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图解下丘脑在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1)图示(2)分析①下丘脑的4个功能和3个中枢a.4个功能:感受、、分泌和。b.3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调节中枢。②水盐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是。③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和肾上腺素。传导调节水盐大脑皮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走出误区]1.尿糖≠糖尿病:出现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持续性的尿糖一般就是糖尿病。2.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的方式:通过有关神经实现,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题组一血糖调节过程分析【例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B.激素②能促进肌肉细胞中糖原的分解C.激素②能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D.腺泡细胞的分泌物不会进入内环境中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当血糖浓度较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说明激素①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题图中激素②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消化酶进入消化道,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可能使胰岛素分泌减少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结构①为传入神经,结构②位于下丘脑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D.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可知:刺激Y对胰岛A细胞的分泌起抑制作用,所以刺激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增多,A错误。调节血糖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B正确。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C正确。结构③为传出神经,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胰岛A细胞相当于效应器,D正确。2.(2018·河南濮阳二模)如图为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GLUT4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多。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信号转导发挥作用B.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导致血糖浓度升高C.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当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了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形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即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后通过传递信息来发挥作用,A正确;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导致胰岛素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引起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血糖升高不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错误;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正确。〉〉题组二下丘脑控制下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例2】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为37℃,若“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由37℃升至39℃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体温由37℃上升至39℃以后,体温调定点开始上升C.体温由39℃降至37℃的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体温由37℃升至39℃,说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由37℃上升至39℃以后,体温不再上升,说明体温调定点变为39℃后不再升高。体温下降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3.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人体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的细胞中合成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D解析: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分析题图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4.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可通过分级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使机体产热量增多B.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下丘脑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中枢,故它是生命活动调节的最高级中枢D.下丘脑既可以通过神经结构来调节生命活动,也可通过产生激素来调节生命活动C解析:下丘脑可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使机体产热量增多,A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正确。下丘脑是神经和内分泌的枢纽,而生命活动调节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C错误。下丘脑包括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既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D正确。〉〉题组三神经调节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