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情导航案例探究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2017·江苏卷,29(1)~(3)2016·全国Ⅲ卷,6多以区域图或区域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条件及相互推进的过程。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2015·海南卷,2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案例探究理清探究思路·形成思维链条了解发展背景对外开放的前沿【知识拓展】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表现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下降上升劳动知识对外开放的前沿(2)国家的政策。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2.有利的地理条件(1)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接受港澳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2)全国最大的之一。(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2)范围:珠江三角洲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A广州、B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对外开放侨乡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思考探究】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是否相同?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也不同,以我国几种典型模式为例,说明如下:探究发展现状1.工业化进程:两个阶段劳动密集高新技术政策劳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2.城市化进程增多扩大城市群问题与对策【知识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存在的问题: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和交通问题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省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对策:(1)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把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2)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缺乏合理的与管理。整合问题与对策市场腹地规划问题与对策(3)优化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4)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5)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2.问题与对策问题对策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群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产业升级构建大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考点导析建模思维流程·引导能力运用考点一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真题剖析(2017·江苏卷,29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如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1980年,我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的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大。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思路点拨:第(3)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随着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答案:(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考点探究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工业实力大为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域之首存在问题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还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考点演练项目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第二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市化第三因子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情况(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答案:(1)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解析:第(2)题,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络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答案:(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解析:第(3)题,京津冀经济较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福建位于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故可推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小,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答案:(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回答(1)~(3)题:考点二工业化和城市化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典例剖析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2.350.870.522001~20131.510.66-0.082006~2010-1.102.131.352011~20130.880.211.31(1)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思路点拨:第(1)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第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第三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故A正确。答案:(1)A(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思路点拨:第(2)题,从表中制造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故D正确。答案:(2)D(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思路点拨:(3)题,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故B正确。答案:(3)B考点探究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2.“对症下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2018·安徽安庆二模)区位熵是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通常区位熵大于1,表明某产业在该区域集聚程度高于总体地区;区位熵小于1,说明某产业在该区域的集聚水平低于总体地区。下图为浙江省部分城市2004~2012年服务业区位熵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考点演练(1)服务业集聚度从逐步升高到平稳发展的是()A.杭州B.嘉兴C.舟山D.宁波解析:(1)A第(1)题,从图中可知,杭州市的区位熵曲线先是增长,后表现平缓,说明其集聚度是先升高,后是平稳发展;嘉兴集聚度较低,且一直在增长;舟山集聚度先是急剧上升,后是不断下降;宁波集聚度是先升后降,再保持平稳。(2)温州和舟山集聚度较高,可能是()A.服务业高度发达B.经济高度发达C.土地资源相对紧张D.当地政府的重视解析:(2)C第(2)题,温州地处山区,舟山地处海岛,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客观上促进了服务业相对集聚;服务业最发达的是杭州,经济最发达的是杭州和宁波;杭州作为省级行政中心,政府重视程度最高。(3)提高城市服务业集聚度,合理措施有()①增加服务业人口②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③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④加大产业转移的力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3)B第(3)题,要想提高城市服务业集聚度,既要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又要积极推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推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大力发展新兴的服务业,二是要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与增加服务业人口无关;加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工业,对提高服务业集聚度关系不大。素能专攻强化解题技能·提高核心素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研究比较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