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技法突破 专题二 人地关系系统 1-2-4 环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技法突破专题二人地关系系统第4讲环境问题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考点突破栏目导航限时规范训练将下列选项回填至正确位置:A.可再生B.特点C.公众参与D.草地退化E.大气污染F.生物多样性减少G.水污染H.非可再生我的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HABCD(或F)F(或D)E(或G)G(或E)考点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命题角度资源问题[典例1](2017·高考江苏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红腹滨鹬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2)2000—2010年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其原因有。渤海湾海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尝试解答](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海岸线总体增加;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围海养殖,填海造陆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法加强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第(1)题,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质。第(2)题,根据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图,可知人工海岸线总体增加,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由于围海养殖和填海造陆,人工海岸线增加。渤海湾人工海岸线增加,导致湿地资源减少,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人工海岸线的环境污染加重,使得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恶化。第(3)题,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典例2](2019·高考海南卷)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尝试解答](1)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渍)化。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原因:风力搬运堆积。据该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大水漫灌,蒸发加剧容易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气候干旱,沙地广布,植被稀疏容易产生风沙危害。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土地资源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生物资源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水资源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碱化矿产资源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3.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1)“开源”的具体举措:①不断加强资源的储量勘探;②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③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2)“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4.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措施题组资源问题(2018·石家庄调研)下图为2010年全国部分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A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指出该地应采取的措施。(2)对比分析B、C两地区水资源人口超载状况的成因。答案:(1)A地区属于极严重超载区。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控制人口增长。(2)B地区降水多,水资源较充足,人口稠密,经济相对东部地区欠发达;C地区降水少,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水资源人口超载情况,水资源人口极严重超载说明人口多、水资源少,依此分析采取的措施。第(2)题,从降水和经济两方面回答。考点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命题角度一耕地面积减少及解决措施[典例1](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尝试解答]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要有的放矢,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材料中已说明我国北方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的原因主要是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对于过量施用化肥,我们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对于灌溉水含盐量高,我们可以采取淡水淋盐的措施,引含盐量低的淡水淋洗或用雨水淋洗,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此季节可掀开棚膜,利用雨水淋洗;另外,对于次生盐渍化过于严重的大棚土壤,也可以采取利用别处低盐、好质地的土壤进行置换大棚盐渍化土壤的措施。命题角度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典例2](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尝试解答]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安全。[典例3](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下题。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尝试解答]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植物入侵是指某种植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在当地适宜的土壤、气候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得以迅速繁殖,并取代原有植物。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其长势难以控制,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命题角度三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典例4](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如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尝试解答]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森林作为陆地最主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噪声、净化空气。植被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不同的次生林,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根系所扎的深浅不同,其保持水土的功能是不一样的。1.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圈养牲畜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和截流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受天敌、外来物种、环境变迁影响,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2.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每一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现对我国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做具体分析:3.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及应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等问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分析某地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剖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引发的环境变迁因果链→总结与之相关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题组一生物多样性减少1.(2018·武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性凶猛,喜肉食,常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活动。对水域的清洁度和酸碱性要求较高,耐饥饿。食物缺乏时,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幼体发育为成熟个体时间较长。主要产在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近年来数量有骤减趋势。分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答案:原因: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遭破坏,供觅食、栖息的水域日益退化;工农业的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使水质盐碱度不断上升,水质变坏;水利工程堵塞了繁殖交流的通道,基因交流困难。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大鲵原生态生存环境;人工孵化培育大鲵幼苗,提高成活率;加强对大鲵资源的动态监控;在山溪和河道上面修建专门通道,以增加繁殖场所和交流渠道等。解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原因可根据其生长环境的要求进行推测,如:其栖息地被破坏、生长水域的清洁度下降、水质的酸碱度发生变化及自身基因的退化等。保护措施可根据原因来对症下药,如:建立保护区、人工孵化培育幼苗、在山溪和河道上修建专门通道等。题组二土地退化2.(2018·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这一地区属于草原带向半干旱荒漠过渡的干草原带。该地区后期土壤风蚀加剧,由此引发的“黑风暴”十分严重。下图示意垦荒地区的位置及大致范围。分析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自然原因,并说明人类生产活动是如何加剧这一过程的。答案:自然原因:处于欧亚大陆的中部偏北地区,虽处于西风带但远离水汽来源,故降水稀少且季节、年际变化大,植被稀少;距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近,冬季风势力强大,大风天气多;地势平坦,没有任何天然屏障阻挡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该区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地带,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生产活动:过度开荒;破坏植被;粗放耕作,不让土地休耕;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比如深翻土地,埋茬入土。解析:本题考查风力侵蚀、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土壤风蚀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较大,植被稀少等方面分析;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则加剧了风蚀的过程。题组三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和开发保护措施3.(2019·湖南郴州市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人造湿地公园地势低洼,是所在城市重要的城区景观水体,建园30

1 / 1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