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学科能力强化第3讲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主干知识再现考点分类突破栏目导航[专题解说]地理图像表格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在高考命题中基本上“无图不成题”,读图分析成为考查地理技能的最重要手段。除了等值线图外,还有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地理区域图、景观图、示意图、地理表格等,因此在复习时掌握常见地理图表的判读技巧,是提高地理成绩的重要措施,不夸张地说,地理高考“成在图表,败也在图表”。[主干知识再现]1.(2019·苏锡常镇三模)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简图(图中箭头表示7月表层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2)题。(1)影响7月甲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大气环流B.地形、地转偏向力C.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D.海陆分布、大气环流(2)1月初()A.斯里兰卡岛各处降水稀少B.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乙处洋流使得马累降温减湿D.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答案:(1)D(2)D解析:第(1)题,7月阿拉伯海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说明大气环流是影响甲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但自西向东的洋流到达印度半岛西岸,受陆地阻挡,迫使洋流向南流动,说明海陆分布是影响甲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故选D。第(2)题,1月初北半球为冬季,斯里兰卡岛降水较少,但不是各地降水稀少(如岛屿东北部处在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就较多),A错误;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也没有大渔场,B错误;乙处洋流位于赤道附近,水温较高,不能起到降温减湿作用,C错误;1月初乙处处在东北季风作用下,洋流自东向西流动,因此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D正确。故选D。2.(2019·太原市高三期末)坐落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落,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错落排布。每年7月至10月,古朴建筑之上,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晾晒各种作物,整个山村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卷,形成著名的“晒秋”景观(如图)。据此回答(1)~(3)题。(1)“篁岭晒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光热条件优越B.民居沿山坡分布C.生物资源丰富D.梅雨期空气潮湿(2)“晒秋”期,当地的天气主要受()A.西南季风影响B.亚洲低压控制C.副热带高压控制D.东北信风影响(3)图中所示的建筑物屋顶坡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利于通风散热B.利于雨季排水C.利于积雪滑落D.节省建筑材料答案:(1)B(2)C(3)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民居的房前或房顶,而古村落的“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错落排布”,据此可判断出“篁岭晒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民居沿山坡分布;光热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梅雨期空气潮湿等都不是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故选B。第(2)题,每年7月,我国东部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天气结束,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该地区,形成“伏旱”天气,此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为晴朗单一的天气,有利于“晒秋”,C正确,B错误;江西所在的地区不受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的影响,A、D错误。故选C。第(3)题,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建筑物“屋顶坡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利于雨季排水。故选B。[考点分类突破]类型一地理分布图的判读归纳拓展(知识巧记)1.常见类型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对于点状分布图,应把握的主要特征在于:疏密(分布的密度特征,是均匀分布还是差异分布,其密度变化体现在哪些地方)、方位[地理事物是轴向分布还是趋势分布,哪个方位密度高(低)]、叠加(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2)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对于线状分布图,要注意等值线走势、疏密、线性特征(平直、弯曲、闭合)和数值特征。(3)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对于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图,要重点把握如下特征:地理位置、分布范围、面积大小等,多个地理事物还要描述其相对方位。2.常见设问方式(1)分布规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所给图像归纳总结出该地理事物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分布规律。(2)特征问题,要求能够分析该地理事物分布所体现出来的特征。(3)成因问题,要求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理事物分布或事物特征的成因。(4)评价问题,对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或特征做出一定的分析评价并给出依据。(5)判断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及该地理事物呈现出来的分布和特征,分析判读其发展趋势。(6)区位问题,从区位角度,对该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进行分析。3.判读方法(1)读图名,总体认识图示内容。特别是图名可能不出现在图下方,而是前置在题干中时(如关于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前提说明),易被忽视而导致解题失误。(2)定位置,如有经纬网,可先大致定位,再依据图中相关信息准确定位。(3)读图例,获取图中有用信息。特别要注意图例符号的对应性。如没有图例,则需按常用图例符号确定图中要素,如河流、等高线、湖泊等。(4)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知识,分析判断作答。考例导悟(举一反三)[典例1]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回答(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尝试解答](1)D(2)C(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据图例可判断,8月,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第(2)题,此时为夏季,长江径流量大,携带的泥沙多,近海较浑浊,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受水体含沙量影响较大。第(3)题,与夏季比较,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量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1.(2019·南通市二模)下图为2019年2月12日8时至13日8时全国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2日8时至13日6时全境有雨雪天气的一组省级行政区域是()A.京、晋、冀、鄂B.皖、豫、滇、渝C.黔、桂、闽、赣D.津、沪、浙、湘(2)下列有关13—14日天气预测的叙述,较合理的是()A.西北气温大幅回升,风力减小B.华北风力加大,受沙尘暴影响C.东北出现持续低温、晴好天气D.长江下游雨过天晴,气温回升D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2日8时至13日6时全境有雨雪天气的一组省级行政区域有:天津、上海、浙江、湖南;题中各选项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域中,都是部分区域有雨雪天气。故选D。第(2)题,结合时间和图中雨雪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冷气流的控制下,西北气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回升,A错误;华北受雨雪天气影响,不会出现沙尘暴天气,B错误;东北处在单一冷气流控制下,持续低温且以晴好天气为主,C正确;随雨雪带的移动,长江中下游气温可能会回升也可能会下降,D错误。故选C。类型二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归纳拓展(知识巧记)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形象化的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坐标图、结构图、表格三大类。1.常见的结构统计图类型及其构图特点类型例图构图特点扇形结构图扇形图以几何图形——扇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地理数据资料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饼状结构图饼状图和扇形图的构图和阅读方法一样柱状结构图坐标图上的柱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矩形结构图矩形图是扇形图的变形图,是各个矩形面积占总矩形面积的比重,表示地理资料的图示2.常见的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1)平面直角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读图时要积极思考,既要有定量的认识,又要作定性分析(如下图)。解读此类统计图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和图注的内容,再根据“点”“柱”或“线”所表示的数值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点状图和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相对或绝对数量。②当出现左右纵坐标甚至多个纵、横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③特别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不能简单以“柱”或“线”的高矮来比较大小。④判读坐标的变化趋势时不能有思维定势。如横坐标不一定总是向右增大。⑤判读时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如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的判读:(2)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下图)。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由0%~100%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如下面的三种坐标图)。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概率越大。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常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考察。3.统计表格的判读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解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第三,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