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知识 专题突破 第一板块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第一部分考点知识专题突破第2页第一板块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第3页专题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第4页考点定向突破掌握核心知识权威诊断速练强化提能作业第5页第6页掌握核心知识第7页第8页答案速填:①协调一致②相互制约③物质循环④地貌⑤水文⑥从沿海向内陆⑦地形起伏第9页1.自然地理环境有几大要素,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提示: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地貌、水、生物、土壤等五要素,这五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0页2.简要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大表现。提示:(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3)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地区。第11页3.指出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分异基础和表现。提示:(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12页4.指出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并说明其相互关系。提示:(1)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第13页考点定向突破第14页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第15页第16页(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第17页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拦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第18页解析:第(1)问,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使得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成为湖泊;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里海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里海逐渐演化为内陆湖。第(2)问,主要从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第(3)问,补给类型第19页发生变化后,汇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急剧减少,里海的主要补给类型变为大气降水;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且受西部山地的阻挡,周边地区降水量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冬半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且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更加旺盛,里海的盐分不断富集,逐渐由淡水湖演化为咸水湖。第(4)问,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切断黑海与地中海、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是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第20页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分析(1)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地貌等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①生产功能,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②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第21页(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每个要素的演化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会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其自身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第22页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第23页(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第24页(2019·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演练)煤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沉积矿产和能源,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不同的植物会形成不同的煤。植物的演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菌类藻类时期、蕨类植物时期和裸子被子植物时期,三个阶段均为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时期。菌类藻类时期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成煤期,藻类大量繁殖,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煤,该时期形成的煤主要分布在南方寒武纪地层。据此回答1~2题。第25页第26页1.推断地球菌类藻类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A.温暖广阔的浅海B.寒冷干燥的陆地C.平坦开阔的陆地D.水深较大的海域A第27页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菌类藻类时期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成煤期,菌类藻类是地球上比较原始的生物,主要在海洋生存;并且菌类的生长需要良好的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故推断地球菌类藻类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温暖广阔的浅海,A项正确。第28页2.关于植物的演化对煤炭形成和聚积的重要意义,错误的说法是()A.植物的生长繁殖是煤炭形成的物质基础B.有机物被泥沙和水与空气隔绝,有利于煤炭形成C.植物进化使得成煤环境由海洋向陆地扩展D.菌类藻类时期形成的煤层厚度大、质量好D第29页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煤炭是由植物遗体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判断植物的生长繁殖是煤炭形成的物质基础,A项说法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中的煤化作用,泥炭腐泥沉入地下经变质作用形成煤炭,故有机物被泥沙和水与空气隔绝,有利于煤炭形成,B项说法正确;植物的进化史,由菌类藻类到蕨类植物到裸子被子植物,植物生存环境由海洋到陆地扩展,成煤环境由海洋向陆地扩展,C项说法正确;菌类藻类时期植物量少,因此形成的煤层厚度大、质量好的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第30页(2019·四川省遂宁市三诊)加拿大的塞布尔岛东西长40公里,面积约80平方公里。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2至4米,因每年平均移动100米而为人称奇,又被称为旅行岛。全岛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3~5题。第31页3.塞布尔岛的类型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冲积岛向西B.冲积岛向东C.珊瑚岛向南D.火山岛向东解析:根据材料,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度较浅,每年都在移动位置。判断塞布尔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形成,根据经纬度,该岛位于美洲东岸,中纬度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该岛的移动方向是向东,结合选项B项正确。B第32页4.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是因为()A.远离大陆B.热量条件不足C.降水较少D.土壤发育差解析:海陆位置对植被的生长影响不大,塞布尔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与远离大陆没有关系,A项错误;该地位于温带地区,而且受北大西洋洋流的影响,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能够满足乔木的生长,B、C两项错误;该地主要为细沙覆盖,土壤发育差,因此不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D项正确。D第33页5.该岛将来会()A.逐渐缩小B.不断抬升C.持续扩大D.基本不变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形成,而且周围多浅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因此该岛屿会不断减小,A项正确。A第34页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7·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第35页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解析:此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为落叶阔叶树种。杂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植被,故B正确。B第36页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的因素。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高低。A第37页知识拓展:本题组中的常绿灌木,主要是指“冬青树”,是亚热带树种,但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也能在暖温带生长,所以在我国广大暖温带地区,被作为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主要树种。第38页(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3~4题。3.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D第39页解析:该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可知该地区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且公路沿线多冰川,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所以在我国新疆地区。第40页4.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新疆地处我国西北,主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属于低山地区,降水少,属于灌丛荒漠带。D第41页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第42页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如下图)第43页(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3.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一般来说:(1)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3)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第44页4.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表现第45页第46页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第47页(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第48页2.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方法第49页第50页(2019·浙江省金华丽水衢州十二校联考)读全国十大杜鹃精品观赏区图。完成1~2题。第51页1.导致我国杜鹃花观赏时间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降水D.土壤解析:我国杜鹃花观赏时间总体自南向北推迟,主要是由于从南到北气温逐渐降低,导致杜鹃花自南向北依次开放,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B项正确。B第52页2.下列四个地区的杜鹃林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是()A.毕节B.金佛山C.云雾山D.五莲山解析:四个地区中只有毕节是位于(云贵)高原地区,A项正确。A第53页(2019·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模拟)我国中部某地校园内有很多香樟树、玉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