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五单元[单元概览]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2.知道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3.探究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易混点)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习俗领域的变化。(重、难点)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难点)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1)鸦片战争以后,___________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2)政府的政策推动。西方文化2.表现(1)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①衣:鸦片战争后“洋布”“___________”进入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___________;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五花八门,有西装、粗布大衫、___________、学生装和裙子等。②食:吃__________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___________的豪宅。洋装中山装旗袍西餐中西合璧④社会习俗: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_”“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有了___________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___________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沿袭下来。断发易服反清革命剪辫易服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20世纪50~70年代(1)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__________计划供应。(3)人们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水平较低。票证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__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___________。(2)食: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___________”。小康多样化菜篮子工程(3)住:城市高楼鳞次栉比,农民纷纷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4)社会风尚①______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②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安居工程休闲娱乐[释疑解惑][概念阐释]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生活,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易错易混]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于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名师点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文明化、民主化。[图示记忆](1)巧记服装发展三大阶段(2)巧用“一、二、三、四”记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思考探究:如何看待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提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堂互动探究探究点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史料一①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②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史料二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③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思考:(1)根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信息解读]①表明时代背景。②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③“麻花辫”“刘胡兰头”“各种美丽发型”表明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尝试解答](1)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2)趋势:多元化;原因: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原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典例】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审题指导]①定时空:以20世纪30年代的集体婚礼为切入点,考查中西习俗的融合。②抓关键:喜字纱灯引路,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③调储备: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④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并未涉及错误B项由材料可知,婚礼仪式上既有传统的“喜字纱灯”,又有“钢琴曲”“白纱”,这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正确C项并未涉及错误D项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政府主导错误[答案]B以唯物史观指导社会生活类题目的解答社会生活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考查的侧重点不是社会生活本身,而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以在解答社会生活类题目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唯物史观。(1)对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分析:社会生活的演变是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变革的表现。社会生活的演变反过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又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各个领域的改革更加深入进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直接影响到政治改革进程,使政治环境趋于宽松,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思想领域里引起连锁反应,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商品的流通、土地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以及外贸的增长,使经济领域充满活力,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2)运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历史规律的掌握和学习是历史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要重视历史事件的个性。比如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新闻传播和政治功能是共性,而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是中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问题延伸]根据上题材料和史实思考: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有哪些?[提示]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思维能力升华[深度思考]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从动力看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家国情怀]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旧俗的消除和中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