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热点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材料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19年5月15日,亚洲各国和五大洲的嘉宾齐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襄盛举。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分布着47个国家和1000多个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塔木德》《一千零一夜》等名篇经典,阿拉伯数字、造纸术等发明创造,长城、秦姬陵等恢宏建筑……曾经,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等风靡亚洲各国;而今,“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教育、文化、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洲文明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材料二2019年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不断推动移动媒体建设,打通“报网端微屏”,重构“策采编发”,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因。(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亚洲各国、各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亚洲文明。(2)亚洲各国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自身文化的发展。(3)有利于形成融汇各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增强亚洲文明的影响力,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4)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加强文明交流,可以做到取长补短,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创新,繁荣世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5)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通过文化的交流,可以推动政治与经济交往,调节国家利益分歧,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动多媒体融合发展正是基于我国网民与手机、新闻客户端、各类社交媒体间存在着普遍客观多样的联系。(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有利于弘扬主流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3)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我们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重构“策采编发”,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运用综合思维加强媒体建设,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1.2019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需要我们()①秉持平等和尊重,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②秉持包容精神,消除文明差异③加强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④推动文明认同,让世界文明群芳竞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说明各国文明相互借鉴,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亚洲文明繁荣进步,①③符合题意;消除文明差异,②错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④错误。故选B。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强调理想信念是由于()①理想信念越坚定,为人民创造价值就越大②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③理想信念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④理想信念决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想信念。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②③符合题意,选C。理想信念越坚定,为人民创造价值不一定越大。理想信念也不能决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①④观点错误,排除。3.今天,经济快速发展在加快财富创造速度的同时,两极分化加剧、文明冲突升级、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显现,马克思主义对于破解这些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这反映出()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马克思主义具有将观念变为现实的直接现实性③马克思主义具有跨越不同时代的真理性品质④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今世界问题仍然具有积极意义,①不符合题意,③符合题意;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学者们希望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④符合题意。4.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构建融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这要求我们()①要坚持联系观点,看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的联系②应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促进各类媒体资源的整合③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用传统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④善于分析媒体的各种条件,推动各类媒体的相加叠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是迭代关系,表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表明应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促进各类媒体资源的整合,②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相加叠合”说法错误,故排除④。5.阅读材料,完成要求。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网络舆论场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是造福国家和人民,还是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要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要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共中央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重要意义。解析分析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可以从公民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党的领导,以及外交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公民政治参与强调参与途径和素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强调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党的领导,强调党加强思想领导;外交活动,强调国家利益的维护。答案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促进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③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④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最是无憾致青春,新时代青年应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征程上继承、弘扬、践行五四精神,来“致青春”。材料一1919年的5月4日,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材料二五四精神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是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青年,该拿什么致青春?“致青春”,从思想着手。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致青春”,从担当起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需要更多有担当的青年扛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青年应时刻把使命责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向时代交出自己的青春答卷。(1)五四精神产生于时代,也将成就时代。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五四精神提出三条建议。(不能照搬材料)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五四运动”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时代的变化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祖国繁荣、民族复兴。(2)①挖掘五四精神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③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3)①要有学习精神,将学习作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②树立进取精神,在进取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③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自强中创造美好未来;④要有拼搏精神,在不懈努力奋斗中成就梦想;⑤要有科学创新精神,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⑥要有参与精神,积极参与国家管理。解析第(1)问,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弘扬五四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可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五四精神可以为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可见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第(2)问,考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素养的提升来分析。第(3)问,弘扬五四精神要立足主观改造和客观落实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