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发愤图强发愤图强(一)炳烛之学【品——培养语感利“断句”】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②乎平公曰善哉——《说苑·建本》【注——“文化常识”厚素养】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生而无目,自称盲臣。②昧行:在黑暗中行走。【读——熟读成诵意自知】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说苑·建本》【练——练牢基础傲高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欲学,恐已暮.矣(晚了)B.何不炳.烛乎(拿着)C.孰与..昧行乎(与……相比哪个更……)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戏弄)解析:“炳”,动词,点燃。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②其.可怪也欤③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A.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B.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C.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D.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不同。解析:①代词,他的;②表反问语气,难道;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并列。3.与“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一句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乃设九宾礼于.廷C.不拘于时,学于.余D.苛政猛于.虎也解析:例句与C项都为介词“向”;A项,介词,对于;B项,介词,在;D项,介词,比。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参考答案: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呢?【译——素材积累助写作】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师旷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太阳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你讲得好啊!”发愤图强(二)孔子学琴【品——培养语感利“断句”】孔子学鼓琴师襄子①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②然而长眼如望羊③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④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史记·孔子世家》【注——“文化常识”厚素养】①师襄子:卫国乐师。②几:通“颀”,颀长。③望羊:亦作“望洋”,远视的样子。④辟席: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辟:通“避”。⑤文王操:周文王所作琴曲名。【读——熟读成诵意自知】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练——练牢基础傲高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十日不进.(进展)B.已习其数.(技巧)C.师襄子辟席再.拜(第二次)D.如王.四国(称王)解析:“再”,两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丘已习其.曲矣/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B.有所穆然深思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C.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黯然而.黑D.眼如.望羊/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解析:A项,代词,这首;表反问语气。B项,均为词尾,“……的样子”。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项,动词,好像;连词,至于。3.在下列句子中找出补充的省略部分不合句意的一项()A.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B.有间,(师襄子)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C.(师襄子)有所穆然深思焉。D.(孔子)曰:“丘得其为人。”解析:应为“有个人”。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参考答案: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译——素材积累助写作】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从孔子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座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作《文王操》啊。”发愤图强(三)卧薪尝胆【品——培养语感利“断句”】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注]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文化常识”厚素养】重采:第二种颜色。衣不重采,即不穿任何带花纹、带装饰的衣服。【读——熟读成诵意自知】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练——练牢基础傲高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振.贫吊死(振奋)B.填.抚国家(填,同“镇”,主持、管理)C.举国政属.大夫种(交付)D.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议和,求和)解析:“振”同“赈”,救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既.生瑜,何生亮B.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尔其勿忘乃.父之志C.置胆于.坐/为质于.吴D.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二岁而.吴归蠡解析:A项,副词,已经;连词,既然。B项,副词,于是,就;代词,你的。C项,介词,在;介词,到。D项,均为连词,表顺承。3.下列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A.置胆于坐B.为质于吴C.青出于蓝D.受制于人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参考答案:用兵打仗之事,文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文种。【译——素材积累助写作】吴王赦免了越王,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在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任何带花纹、带装饰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曲求全,招待宾客热情诚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文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文种。”(越王)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做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发愤图强(四)太宗好弓【品——培养语感利“断句”】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①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②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资治通鉴·唐纪八》【注——“文化常识”厚素养】①朕: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②脉理:纹理。【读——熟读成诵意自知】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资治通鉴·唐纪八》【练——练牢基础傲高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自谓.无以加(认为)B.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邪恶)C.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通“悟”,理解,明白)D.识.之犹未能尽(辨识)解析:“邪”,不正,歪斜。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近以.示弓工/朕以.弓矢定四方B.朕问其故./足以为酒,故.便求之C.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D.况天下之.务/识之.犹未能尽解析:A项,介词,把;介词,凭借,用。B项,名词,原因;连词,因此。C项,均为连词,虽然。D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弓”。3.与“近以示弓工”中“示”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B.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D.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解析:例句与A、C、D三项均相同,译为“给……看”;B项,显示。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参考答案: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译——素材积累助写作】唐太宗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拿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明白从前辨识弓箭的技术是那么不精湛。朕靠着弓箭平定四方,仍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它,更何况天下大事,哪能够全都知道?”发愤图强(五)范公苦学【品——培养语感利“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①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②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南宋)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注——“文化常识”厚素养】①学舍:学校。②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读——熟读成诵意自知】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南宋)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练——练牢基础傲高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再适.长山朱氏(出嫁)B.日昃.始食(太阳偏西)C.范仲淹二岁而孤.(父母双亡)D.遂大通六经之旨.(要义)解析:“孤”,少而无父。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合句意的一项是()A.范仲淹二岁而.孤(表顺承关系)B.知其.世家(代词,他的)C.辄以.水沃面(用)D.遂大通六经之.旨(的)解析:A项,表修饰关系。3.与“再适长山朱氏”中“适”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适.彼乐土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C.处分适.兄意D.以为适.遭暴乱解析:例句与B项相同,意为“出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