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1讲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题三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1知识串讲·助学助记知识点一防御阶段——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全面侵华及罪行(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随后侵占北平、天津,继而向华北、华中进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2)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河北省潘家峪惨案,还在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2.国民党抗战(1)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2)结果: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3.共产党抗战(1)方针制定:1937年8月,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2)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3)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史学新论]民族矛盾激化下的国共关系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发现问题]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国共两党都在调整自身的政策。[思考角度]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国共关系变化的根源;民族危亡下国共两党的互动。知识点二相持及反攻阶段——抗战的胜利1.共产党抗战(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2)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2.国民党抗战:除在中国境内作战,还开辟国外战场。1942年初,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3.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最终胜利。4.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2)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史学新论]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军在投降前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小几十万次的战斗打得狼狈不堪了。日寇犹如一匹野兽,使他最后致命的可能只是一两支箭,但如果他不是在毙命前已经满身创伤呢?他还是会继续挣扎的。中国战场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是亚太地区盟军的重要战略支点。——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发现问题]中华民族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思考角度]要充分认识中国抗战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亚洲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教材批注微点拨][历史概念]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构图解史]国共合作形势下两大战场的抗战[教材补遗]“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漫画说史]全民族抗战信息提取: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又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归纳概括]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误区警示]国共两党抗战≠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动。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2读史用史·史论结合⊳主题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史料一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日军)①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史料二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②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史料三中国军民……③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①“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说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依靠中国军队的力量英勇抗战史料二:重庆《大公报》高度评价了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的英勇抗战②“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指1940年的百团大战史料三: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体现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学会用史](1)史料一中“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是指什么战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公报》社评评论的“战事”对中国抗战的影响。[提示]台儿庄战役。[提示]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3)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以抗战初期为例,评述国民党早期抗战。[提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3深化拓展·注重研思1.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战场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作战方式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战略地位相持阶段开始后,逐渐成为主战场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2.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的表现(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族各界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4)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5)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6)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基础和力量源泉。3.民族国家意识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启示(1)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逐渐转变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2)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意识空前高涨,推动了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联合抗战。(3)在国家意识引领下,形成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局面。4.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端,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在其他战场的作战形成战略配合,为打破法西斯称霸世界的图谋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4)抗战的胜利使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使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获得了应有的尊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针对训练·立德树人1.[2020·黄冈市质量检测]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C.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解析:材料中蒋介石强调“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没有体现与日本妥协,故A项错误;中国已经准备“被迫自卫”,故B项错误;“我们可以被迫自卫”,宣示了中方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政府的抗战军事策略,故D项错误。答案:C2.1939年8月,日本正式设立了由日本驻华中军、政、财三方参加的主要由军方控制的“军配组合”,控制华中地区的物资和流通,其分支机构遍布华中十多个城市,涉及行业有棉花、棉纱、棉布、工业药品等众多领域。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国统区经济命脉B.发展本国经济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维持战争需要解析:根据材料不难推知,日军上述行为控制的是沦陷区而非国统区,故A项错误;控制华中地区的物资和流通并不能直接发展日本本国经济且这并不是日本上述行为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控制华中地区的物资和流通并不能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故C项错误;全面抗战爆发尤其是进入战争相持阶段之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相对匮乏的缺陷日益暴露,为了将战争持续下去,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在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故D项正确。答案:D3.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说:“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一报告发表标志着()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最后阶段C.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胜利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解析:题干材料选取了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报告《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题目要求分析这段话,判断它出现的时间。材料中能提示时间信息的关键词有“国民代表大会”“联合性质的……政府”“独立……的新国家”,通过这些词就可判断这份报告应发表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故B项正确。答案:B课题四人心决定的国运之争——解放战争1知识串讲·助学助记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为争取和平,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2.重庆政协会议: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3.内战爆发(1)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史学新论]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商讨”和平建国的尝试重庆谈判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历史面临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由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直接参加的谈判。这是一场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性谈判。重庆谈判的历史,既是国共两党求同存异、相忍为国的集中体现,也是两党智慧和力量斗争的充分展示,其中的斗争与合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今天国共关系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玉兰《重庆谈判之初步研究》[发现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1946年初,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内战爆发。[思考角度]重庆谈判是一场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谈判,从尝试和平建国的角度考查重庆谈判是值得关注的命题新视角。知识点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史学新论]辛亥革命事业的“延伸”和“胜利”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