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十四单元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第六部分现代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变]第1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01自主学习必备知识02互动探究热考重点04精练习题高效作业03命题研析高考动向知识点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2)政治:俄国进入_________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帝国主义2.进程(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_________________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2)《四月提纲》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_____________的任务。②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①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②攻占冬宫,推翻_________________。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_________》《土地法令》。(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_,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的新局面。和平法令社会主义革命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创举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面临现代化严重受阻和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家局势日益恶化的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文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尝试。——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俄国十月革命是在经济现代化受阻和一战影响下为推进现代化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尝试。知识点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①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___________。②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3)措施①农业:实行___________,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_______。③商业:取消_________,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余粮收集制国有化自由贸易(4)特点①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②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分配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6)评价①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②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①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_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粮食税商品交换(4)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经济体制方面:在_______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公有制(6)影响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②是列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为此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7)新经济政策的终结: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随着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村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链接选修——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选修4)1.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903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建立布尔什维克党,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2)领导十月革命①《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巩固新生政权:领导人民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包括余粮收集制、将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等。②作用: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2)新经济政策①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②评价:是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使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3)其他探索①重视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②阐述共产党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原则。③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都有论述。3.回归“理想”的实验:“苏联模式”(1)背景①苏联的建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②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③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④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2)表现①工业政策:优先发展_______,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_______,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③农业政策:推行___________运动,建立集体农庄。重工业公有制农业集体化(3)特点①经济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首位。②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③思想文化上: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4)评价①成就A.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b.为______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弊端A.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_______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b.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c.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d.高度集中的_____________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法西斯战争轻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易错点拨】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2)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皇权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教材补遗】《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构图解史】十月革命的经过【图示总结】俄国十月革命结构图【图片证史】中俄民主革命道路的比较信息提取:俄国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出现不同的原因是两国国情的不同。【图解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但是对生产资料的分配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轻巧识记】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信息提取: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名师点拨】新经济政策的“新”和“变”(1)调整了生产关系,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发生变化,实行按劳分配;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3)梳理了一条“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4)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教材补遗】苏联集体农庄苏联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是苏联劳动农民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图解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苏联模式”【漫画解史】苏联模式的弊端信息提取:漫画揭示出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构图解史】苏联模式信息提取:苏联模式中片面发展重工业,是因为当时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受到法西斯国家的威胁,所以发展重工业适应了当时的国际需要,是有其必要性的。重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史料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的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十月革命的特点【史料解读】史料中“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的国家开始”表明列宁主张在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说明十月革命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的理论。【问题思考】根据上述史料,概括十月革命的特点。试答:【提示】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论归纳】十月革命的“四个变化”和“四个特点”(1)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①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四个特点①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②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③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④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史料一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十月革命的影响史料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的中心任务,就是改变小农经济,发展国家大机器工业,即发展重工业。列宁指出:“红十月为大规模文化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苏维埃政权要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弥补千百年来文化的缺失”。——吴恩远《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进程》【史料解读】史料一、二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十月革命的意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