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第1讲 新时期民主政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第十单元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第三部分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第1讲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外交01自主学习必备知识02互动探究热考重点04精练习题高效作业03命题研析高考动向知识点一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②党中央未从思想上彻底清算“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③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2)时间:1978年12月。(3)内容①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来。③组织上:形成以_______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④经济上:做出实行_________的重大决策。(4)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③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改革开放2.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___________________》(即1982年宪法)。(3)加快步伐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②1999年,全国人大_____________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法治国九届二次会议(4)形成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_____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宪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特点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核心论点:史料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知识点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①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____》,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_______提出。③确立: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_________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社会主义2.香港、澳门回归(1)香港回归①条件a.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方针政策日渐完善。②过程a.达成协议: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回归:_____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7香港问题的谈判原则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核心论点:(1)认为可谈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2)不可谈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收回香港的时间不可谈判;中国收回香港领土的内容不可以谈判。(2)澳门回归①达成协议:1987年4月,中葡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②回归:_____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9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概况缓和(1)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2)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3)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概况进展(1)1992年“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展望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障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海峡两岸关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核心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表明对台方针由坚持军事对峙到主张和平统一。知识点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外交政策的调整(1)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内容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②提出___________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政策。③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和平与发展2.活跃的多边外交(1)背景: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表现:全面参与联合国的事务,特别是在2000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倡议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首次会晤。(3)意义: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外交。(2)表现①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③建立上海合作组织。(3)意义: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巧思妙记】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信息提取:(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2)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构图解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信息提取:“一国两制”的内涵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强调高度自治与和平统一。【图解历史】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信息提取: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则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易错易混】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1)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教材补遗】1.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史实(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访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4)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省。(6)二战中,《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规定将台湾归还中国。2.“九二共识”:1992年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3.《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是在2005年颁布的一部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法律,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但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了在三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可用“非和平手段”处理台湾问题的底线。《反分裂国家法》仅适用于台湾问题。【构图解史】新时期外交调整及成就信息提取:新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名师点拨】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1)根本原则——独立自主。(2)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微点提醒】多边外交多边外交主要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一般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对话、协调与合作。重点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史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史料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史料解读】(1)史料一有两层含义:一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二是祖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问题,不容许别的国家插手。(2)史料二信息“平等原则”“一个中国前提下……”反映了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政策,据史料二可以看出中国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的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试答:【提示】(1)邓小平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的方式”是两党平等会谈,后来发展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方针和主张:“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影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史论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照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少了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解读】无论是“国”中右下方的一点,还是“China”的“i”上的一点,两幅图片都把台湾看作是中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土,少了台湾,中国领土就不完整了,所以这两幅图片充分表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结论】推动和阻碍祖国统一大业的因素(1)推动因素①两岸人民同宗同祖、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结束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③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④切实可行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⑤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⑥历史依据——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⑦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交流等。(2)阻碍因素①国际反华势力推行“以华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全球化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②“台独”势力采取“公投制宪”、渐进式“台独”与“去中国化”等。③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制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