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第14单元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模块二世界史篇第十四单元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第38讲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知识通关史料探究·历史解释课堂训练·双基提能课时跟踪·一练而就|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2.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基础梳理·知识通关1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1____________依然存在。(2)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①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普遍推广,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经济繁荣期。资本家被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也刺激了资本家盲目和无限制生产。基本矛盾②由于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③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市场虚假繁荣。(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2.表现(1)1929年10月下旬,华尔街2______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2)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激增,“大萧条”时期来临。3.特点(1)范围广:从经济范围看,涉及金融、工业、农业、商业各部门;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股票(2)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达四年之久。(3)破坏性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总额缩减2/3,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危机造成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严重。4.影响(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___________加深,法西斯势力抬头。(2)国际关系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4___________的争夺,彼此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5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社会危机国际市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5.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1)措施:胡佛在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同时,也部分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①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2)结果:经济危机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图解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已。(2)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于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2.内容(1)经济新政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6_____________。美元贬值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7_________________》,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等,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③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减耕减产,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全国工业复兴法(2)社会保障新政实行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8____________”,兴办公共工程制定社会保障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以工代赈|知识拓展|1.政治体制新政(1)措施: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2)作用: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2.外交新政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4.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5.影响(1)经济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2)政治影响:缓解了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9_____________。(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10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法西斯势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归纳总结|“一、二、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一个中心措施:复兴工业。二个阶段:自1933年3月开始,调整与复兴;自1935年开始改革。内容“三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新政四“新”:新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凯恩斯主义;新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新的起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素养感悟|从唯物史观看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经济逐渐走出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素养提升————————————————素养热词自由放任的政策、空前严重的危机、国家干预的经济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影响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暂时缓和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素养解读历史解释(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2)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及历史遗存材料,印证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实证罗斯福新政的举措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地看待经济危机及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创新与调整。史料探究·历史解释2◆主题一世界经济危机(一)史料实证——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史料]胡佛在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中声称:“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但他还是在1930年5月批准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大幅度提高887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探究]结合上述史料分析,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提示](1)胡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这导致美国经济危机无法缓解,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局面。(2)胡佛政府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干预,但这一措施却加剧了国际局势紧张。|历史解释|★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2)教训①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②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③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为重要。(二)唯物史观——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史料]经济危机发生后,他们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在对华争夺战中,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1931年的美麦借款规定:“中国向美国粮市平价委员会购买美麦粉45万吨,此项麦价,嗣经结算,共美金9212826.56元,作为借款。”美麦连本带息,高出当时国产麦市价的30%以上。两年后,美国财政善后银行公司向国民政府再次贷款5000万美元,以购买美国的棉花和小麦。日本更是充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而且鼓吹所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提出“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口号,企图变中国为其原料供应地,后来更是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摘编自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农村的影响》[探究]从史料中找出经济大危机的危害在中国市场的体现。[提示]美国与中国政府签订合约;日本采取军事占领等手段,控制中国部分市场等。这些手段不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而且加快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历史解释|★辩证认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机制调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信号。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政府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开启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经济大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强化了家庭意识,使美国向着福利国家迈进。(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平民大量失业,造成人们的消费、购买能力下降,但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诸如美国电影业、广播业、图书报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米老鼠”“唐老鸭”等非成年人角色备受欢迎,恰恰是经济危机下人们逃避现实、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体现。对应训练1(2019届山西太原二模)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A.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B.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C.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D.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所提及的三个时间点——1932年、1933年、1935年,可知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期的苏联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苏联利用了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的时机,于是出现了题干中所列举的一系列新现象——“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新现象充分说明当时经济建设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遭受到了严重打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经济全球化现象尚未出现,排除C项。◆主题二罗斯福新政(一)史料实证——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特点[史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斯福传》[史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探究](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2)根据史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提示](1)国家干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