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与提升模块二世界史篇第十三单元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栏目导航123纵横贯通大题增分单元过关测试(十三)纵横贯通1一、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区别类别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垄断组织时期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手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规模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空前强大影响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针对训练|1.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建立,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前后两种类型“垄断”的相同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B.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D.促进了英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析:选C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私人垄断组织,没有政府干预,故A项错误;早期殖民垄断公司兴起时,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早期殖民垄断公司推动了英国殖民扩张,垄断组织促进了欧美对外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故C项正确;D项不是两种类型“垄断”的相同点,排除。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异发明来源科学和技术结合不紧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主要标志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为标志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经济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异生产规模从英国开始,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开(美、德是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发展迅速生产组织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对生产力的影响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年平均产品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B.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D.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解析:选B读图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出口贸易额超过英国,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A项错误,B项正确。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也较快,排除C项;签订关贸总协定是在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由空想到科学(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一些天才的设想。(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实践,由理想变成了现实。3.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4.由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针对训练|3.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析:选D结合材料中关键语句“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可知,巴黎公社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其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A项错误,D项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出现民主的联合和工农联合,故B、C两项错误。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对中国的影响时间推动力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葡萄牙强租澳门,中国面临来自欧洲的威胁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1)荷兰侵占台湾(2)西学东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新思潮萌发)(3)中国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3)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明显加速(1)初期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动了现代化建设(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针对训练|4.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B.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C.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可知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故选D项。材料中未涉及广州十三行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竞争的有效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只保留广州作为开放港口的情景,没有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广州十三行的地位,没有强调其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错误。大题增分2闪光的智慧——欧洲启蒙思想催生的民主制度|典题示例|(2016年全国卷Ⅰ)(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增分策略|★析题——从哪些角度入题本题力图在试题中弘扬主旋律,渗透民主、自由、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体现考试的“立德树人”的功能。让学生积极养成以人为本、追求进步的进取精神,民主法治的现代意识,放眼世界的全球视野等是命题的本意所在。本题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这一主题,明确指向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构想与欧美国家的制度建设实践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和通史的理念。材料是引子,卢梭认为英国代议制构想在实践中变味了,并没有体现出人民主权来,因此否定这种制度构想,这表现出制度构想与实践的差异。因此,抓住“资产阶级代议制践行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主张”这一主题,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制度实践三者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是破题的关键。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充分践行了启蒙思想,因此可以联系近代初期民族主权国家的建立,结合卢梭的相关理论认识主权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美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的政治体制等。从这一角度入手,可结合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以及英国的《权利法案》等相关文宪的内容阐释,虽然传统,但论据充分,易于组织答案。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和被代表,即践行的最佳途径是直接民主。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可以联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等,批判卢梭的主权不可分割、主权不可转让、直接民主的观点等。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引导考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之一,若将东西方民主做合理对比,从而得出“民主是一种政治设计”这一论点。这个角度虽然有点独走偏锋的“味道”,但体现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体现了培养“通古今、知天下”的人文关怀,更易打动阅卷老师。★答题——如何组织史实论证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示例一]论题:人民主权论引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2分)[阐释]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不可分割。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人民签订的契约,一旦统治者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在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如:因为殖民地人民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权,北美人民提出了捍卫自身权益的口号——“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税”,在与英国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体现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彻底摧毁了专制主义的理论根基,将“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这些以往只是写在学者著作中的思想第一次贯彻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建国实践中。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人民是政府权力的基础,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由人民选出的代表管理政府,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和代议共和制的原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8分)因此,可以说人民主权思想在美国从独立到建制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2分)[示例二]论题:主权在民思想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2分)[阐释]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世袭,但国王没有实际权力,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英国下议院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历史上出现几次议会改革,选区划分日趋合理,选举对象不断扩大,财产限制不断降低,性别歧视逐渐消失;议会改革进一步将主权在民思想付诸实践。另外,英国议会的质询制度体现了议会和人民对政府和行政权的监督制约,实质是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8分)在英国,主权在民思想催生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质询制度,进而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2分)[点评]无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是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其代议制中的政权机构设置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从这两个国家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知识角度切入,虽传统,但论据充分,易得高分。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示例]论题: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具有局限性。(2分)[阐释]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要求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法律制定,认为代议制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这种直接民主蕴含着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然而直接民主制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一般的,只有在人口少、面积小,并且公民时间充足等情况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