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中国史篇第八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1919~1949年)第22讲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社会生活与理论成果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知识通关史料探究·历史解释课堂训练·双基提能课时跟踪·一练而就|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在官僚资本的压榨和国民政府出卖国家主权的险恶形势下,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2.新三民主义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由于时代及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未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3.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思想有了发展。基础梳理·知识通关1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一)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1927~1936年)1.主要原因(1)整顿税务。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2)控制金融。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3)改革币制。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4)开展“1___________________”,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3.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知识拓展|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迟迟不能签约,实质是一纸空文。但该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全国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1937~1945年)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2.国统区经济政策的调整(1)调整表现①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②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励等政策。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2)作用①民族工业历尽艰辛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南、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1946~1949年)1.原因(1)美国商品的排挤:蒋介石集团为取得美国援助以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商品大量涌入,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排挤国货。(2)官僚资本的垄断。(3)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4)苛捐杂税不断增加。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结果: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图解历史|近代中国社会中经济成分的变化图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商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其中洋务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概念阐释|“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2)“外国资本”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3)“官僚资本”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素养感悟|关注近代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近代中国很多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都与政治紧密相关。例如在抗战的时代大背景下,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国共两党的这些经济政策都服务于抗战的需要。日本在沦陷区疯狂掠夺,强占大量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由日本公司专营工矿交通运输业,滥发纸币。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二、近代后期的社会生活1.交通(1)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航空业开始起步。(2)1924年,上海开始运行公共汽车。2.通讯(1)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后撤销外国在华的“客邮”。(2)20世纪30年代,电报电信事业的发展有了改观。3.大众传媒(1)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2)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摄制的《3_____________》。歌女红牡丹三、近代后期的重大理论成果(一)新三民主义1.背景(1)孙中山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2)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3)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2.提出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4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内容(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5_______________”的政策。耕者有其田4.评价(1)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6____________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2)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政治基础|图解历史|孙中山三民主义|素养感悟|孙中山的家国精神孙中山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这是他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是他奋斗不息,永不言弃的深厚基础。(二)毛泽东思想1.形成与发展阶段时间著作内容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7__________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论无产阶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创造性地提出9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1)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2)提出10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民主专政2.地位与影响(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图解历史|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特点|知识拓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创立人民民主专政、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3.毛泽东思想还包括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素养提升————————————————素养热词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官僚资本、民族工业萎缩、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919~194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历史解释近代后期民族经济经历了较快发展、重大挫折及萎缩的特征;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素养解读史料实证运用文史史料及其他历史遗存,解读实证近代后期民族工业与思想理论成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近代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思想变化的影响。家国情怀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是为了免遭日军的破坏;孙中山的思想包涵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史料探究·历史解释2◆主题一民国后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史料实证——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史料一]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史料二]著名的实业家宋棐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摘编自《百年巨商》[探究]根据上述史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提示](1)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是在1912年到1920年间,这一时期是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受到辛亥革命和一战的影响较大。(2)“东亚”企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长期的战乱与政局的动荡。|历史解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民国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促进因素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