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6单元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1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模块一中国史篇第六单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94年)第15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兴起栏目导航1234基础梳理·知识通关史料探究·历史解释课堂训练·双基提能课时跟踪·一练而就|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机器创造出的文明随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2.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史论术语|3.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4.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5.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基础梳理·知识通关1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1_______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2_________。商品商品化3.影响(1)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增强,客观上为3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民族资本主义|易混易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不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完全解体。从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图解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4___________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内忧外患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5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6___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7__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8______作用。(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抵制|知识拓展|官办洋务企业的民营化趋势(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三)民族工业的产生1.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2.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手工工场转变而来。3.代表企业:上海9________________、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②内因:10____________的推动。晚清政府(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1)交通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11____________。唐胥铁路(2)通信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③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3)大众传媒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三、“新思潮”的兴起(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代表:林则徐、魏源。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12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4.作用(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为后来洋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师夷长技以制夷(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代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13__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1)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2)清末新政初期也以“中体西用”为主旨封建纲常伦理影响(1)冲击了“夷夏之辨/华夷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未消除“中学”与“西体”的矛盾,在维新变法期间,影响了西学的传播和实践,成了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与维新思想相抵触)(3)维新运动之后,“中体西用”论仍流行|归纳总结|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两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两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名师点津|体用之争“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争论的实质是维护清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维新派认为“体”应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素养提升————————————————素养热词自然经济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发展,向西方学习“器物”,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素养解读历史解释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素养解读史料实证运用文物遗址、文献资料等,实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印证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生活变迁、思想领域的重大变化。家国情怀从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先进中国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民族情怀。史料探究·历史解释2◆主题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史料实证——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史料]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并且获利颇佳。……福建沿海平原盛产甘蔗……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摘编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探究]依据史料,概括开埠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提示]特点: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原因: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历史解释|★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1.变化视角变化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与织分离、纺与织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虽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2.实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3.评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二)家国情怀——洋务运动的影响[史料]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提示]特点:政府主导;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垄断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影响。|历史解释|★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外交上洋务运动促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洋务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军事上洋务派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教育上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对应训练1(2019届湖北武昌区高三调研考试)甲午战争后,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A.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政策业已松动B.经营管理方式决定洋务企业发展速度C.洋务运动因《马关条约》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