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九 第四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题举例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分析鉴赏抒情手法常见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其中,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这种抒情技巧最为常见,主要体现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借物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象征等)、借史抒情(包括借古讽今、以古喻今、怀古伤今、用典等)、借事抒情(多表现在叙事诗中)等几种形式。-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送王昌龄[唐]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思路解析点染,本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后也比喻修饰文字。修饰文字时,“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柳永《雨霖铃》下片,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在本诗中,“送君多暮情”和末两句是“点”的部分,中间部分是“染”的内容。参考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鉴赏诗歌抒情手法的答题方法1.判断诗歌抒情的方式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还是借史抒情、借事抒情。2.联系相关诗句分析这种抒情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如借景抒情,则需要明确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还是乐景哀情、哀景乐情。3.规范答题。仔细解读题干(如: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这首诗的某一联的抒情特点是什么?),依据从题干中挖掘出的暗示信息(如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答题要点),并结合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分条作答。-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答题模板】1.针对已明确指出抒情手法,要求赏析表达效果的题目,答题模板为:概述运用这种抒情手法的好处,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阐述其表达效果。2.针对没有明确指出抒情手法,要求自主确定并对其赏析的题目,答题模板为: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阐述其表达效果。-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词人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词人在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参考答案: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词人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词人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的燕子,词人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词人感到自己孤寂无依。解析:题干明确了答题范围,同时也明确了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答题时要联系意象,定位情感。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现。首句写玉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次句写词人引颈眺望故乡方向,茫茫春水和低垂的暮云让人感觉压抑。三句写春燕忙着觅食筑巢安家,以燕子反观自己,自己却流落千里,飘零孤寂。四句以雨中梨花的稀疏孤寂来寄托自己的愁绪。-9-典题举例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分析鉴赏描写手法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鉴赏诗歌,除读懂字面意思,提升思想素质和培养审美情感外,还需关注作者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常用的描写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白描、细描。对景物细致的描写又分为远近结合、高低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声色结合)、动静结合、明暗结合、虚实结合、抑扬结合、色彩渲染、想象联想等。侧面描写有烘托映衬、对比衬托等。-10-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题元十八①溪居[唐]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注①元十八:元宗简,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居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联景物描写的特色。-11-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题举例考点分析思路解析根据题干,可确定分析的目标,一是运用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手法,二是选取两个角度。所以答题时,要首先结合着前两联关键词,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近景与远景相结合等方面分析。抓住关键词“溪岚、树、水槛山窗”“红”“白”“漫漫”“重重”等,从色彩对比、远近结合、拟人修辞、叠词的运用等方面组织答案。参考答案: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弥漫的雾气、茂密的森林是宏观远视,水槛、小窗、杜鹃花、芙蓉是近景特写,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状形生动,语言富有音韵美;④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景色的清秀、幽美。(任选两个角度)-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鉴赏诗歌描写手法应注意四点1.明确诗歌写了哪些景物(或事物),这些景物(或事物)有什么特点。2.结合诗意,分析诗中景物或事物的特征是如何体现的。可以从写景的顺序(如点面、高低、远近等)、写景的角度(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写景的手法(如渲染、烘托、对比、衬托、列锦、白描、动静、虚实、抑扬、明暗、联想、想象等)等方面分析。3.联系相关诗句分析这种描写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4.规范答题。仔细解读题干(如: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某景物的?这首诗的写景有什么特点?请从某角度,分析这首诗写景的妙处),依据题干中隐藏的信息(如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答题要点等),并结合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分条作答。-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答题模板】1.针对已明确指出描写手法,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的题目,答题模板为:概述运用这种描写手法的好处,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阐述其表达效果(突出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针对没有明确指出描写手法,要求自主确定并对这种描写手法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的题目,答题模板为:指出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阐述其表达效果(突出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采地黄者[唐]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参考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解析:叙述特点应从人称、顺序、线索等方面考虑。叙事诗多把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而本诗主要是叙述采地黄和卖地黄的过程,没有景物描写,却能够感人至深。本诗的对比手法还是比较明显的,其特点在于:短短十几句,包含几组对比,这些对比都直接反映和深化了主题。-16-典题举例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分析鉴赏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双关、借代、通感、反复、设问、反问等,高考一般要求考生辨析修辞手法并且分析其使用效果。-17-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18-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典题举例考点分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夸张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形象地写出了岳阳楼之高,及在此饮酒恍若在仙境一般的感受。参考答案:颈联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答题方法1.解读诗句,理解诗意。这是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前提。如林逋《山园小梅》中“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一联,其意思是“冬日的鸟儿想要飞下来靠近它欣赏它,在此之前总是忍不住先偷偷瞥几眼;夏季的粉蝶如果知道冬日有如此动人的梅花,它应该会伤心欲绝愁断情肠的”。通过解读诗意,这一联所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就容易辨析了。2.定位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答题时根据题干赋分确定得分点,指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情达意的效果。3.规范作答。-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答题模板】这首诗的某一联(或某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修辞”),联系诗句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析运用”),分析这种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突出了事物或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说效果”)。-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参考答案:①首联和尾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指出本诗要表达的内容,即对人生的理解。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只能留下浅浅的痕迹。寓哲理于形象之中。解析:“修辞手法”是答题角度,“哪些”意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像飞鸿在雪地上踏出的足迹一样,诗人借此感慨人生无常。首联和尾联都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人思考,令人回味。诗人感叹人生无常,但往日的各种坎坷遭遇依然会留在生命中。-23-典题举例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分析鉴赏结构技巧古代诗歌在行文安排与结构处理上都是很讲究的。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在行文结构上的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