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模拟检测 冲刺中考 综合检测卷(一)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泰安市二○一八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综合检测卷(一)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D.爆炸B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的缘故,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引起火灾;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氧气应从长管进入;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试剂中,否则会污染试剂。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粗盐溶解于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粗盐溶解于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不只有氯化钠还含有其他可溶性杂质;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融雪剂的原理就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4.生活中下列情况所用的处理方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D.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B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发生危险;炒菜时油锅着火,应该用锅盖盖上,从而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倒水,且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加油站周围漂浮着大量可燃性气体,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5.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Da~b间为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点为反应恰好完全发生,所以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c~d间为锌与硝酸铜的反应,银离子已在b点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在d点铜离子已完全反应,所以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根据锌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银的质量,即随着锌的加入,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没有变化,但由于溶液质量的减小,所以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会增大。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A.(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C硫酸铵中只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N元素,属于氮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元素,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土壤吸收,需要通过化肥补充的主要是氮、磷、钾三种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作物的耐寒耐旱能力;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后可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导致氮元素流失而使肥效降低。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由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g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氯为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该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8.近日,清华学子不畏网络舆论的压力,捍卫了“PX”低毒的科学真相。PX: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X”属于有机化合物B.“PX”可燃,具有芳香气味,低毒都属于它的化学性质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8∶5D.“PX”的化学式为C8H10B“PX”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PX”可燃,低毒都属于它的化学性质,具有芳香气味属于它的物理性质;“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0)=48∶5;根据图示可知,每个“PX”分子中含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其化学式为C8H10。9.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B)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C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10.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D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可能有硫酸根离子,还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CuSO4溶液显蓝色,其余都为无色,将CuSO4溶液分别滴加到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K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滴加到蓝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HNO3溶液,不溶解的是MgCl2溶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D.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BA、C、D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变化;B中反应前铝元素化合价为0价、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铜元素化合价为0价,有化合价的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2.在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像这种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由于甲和丙反应能生成气体,可以确定甲和丙应是稀盐酸和碳酸钾溶液中的一种,由于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能生成沉淀,碳酸钾和氯化钡、硝酸银溶液都能生成沉淀,因此无法辨别甲和丙哪一种是稀盐酸,哪一种是碳酸钾溶液,也无法确定乙和丁是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哪一种;由于丙有可能是碳酸钾溶液也有可能是稀盐酸,而丁可能是氯化钡溶液也有可能是硝酸银溶液,若丙和丁是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则不会发生反应,即无明显现象;若丙和丁是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或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则都会生成白色沉淀。13.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AgNO3溶液中的某一种。按照表中所进行的实验和结论推出“丙+丁”的实验现象是(已知Ag2CO3难溶于水)()a1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是否有关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C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不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不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乙③中铁钉只和空气接触,①中铁钉和空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①和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是否有关,通过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和水是否有关。A稀盐酸可以和大理石反应生成气体,而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大理石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稀盐酸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两种方法都能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都能够溶于水,所以方法二不能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在外观上是相似的,所以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黄金和黄铜都是黄色的有金属光泽的物质,所以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1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16.(5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如图1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分析上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空白方框中应填__分子__。②金属铁是由铁__原子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③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a=8时,该粒子是__阴离子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2左边方格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填空。①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上图A、B、C、D中的__B__(填字母)。②已知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Mg3N2__。解析:(1)①原子能结合生成分子;②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③当a=8时,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2)①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7,核外电子数是7,故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图2中的B;②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17.(5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__。(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乙(填“”、“<”或“=”)。20℃时,将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2∶5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3)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AC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BE__。解析:(1)P点是甲、乙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2)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2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将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30g乙;升温至40℃,乙的溶解度为40g,剩余的乙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