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主题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明线索·记易时空观念 明线索·记易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明线索·记易主题总述这段历史可以分为隋唐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这一时期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经济上,封建经济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明线索·记易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上,文化多元,兼收并蓄,在世界上影响力极大。辽宋夏金元时期(960—1368年),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和社会变化。政治上,中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从并立到最后完成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超过了前代,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生活丰富;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民族关系上,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族关系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明线索·记易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上,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海上交通,海外贸易发达。科技文化上,科技、思想、文化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封建文化高度发达。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渗透核心素养通过唐朝疆域图、五代十国形势图、北宋形势图、南宋与金对峙图、元朝疆域图等政权更迭图,明确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时序性和空间性,即时空观念;通过唐朝遗留的历史文物、遗迹、图片等史料,反映唐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的兴盛局面,进而对相应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等进行合理准确的解释,突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学科素养;通过宋辽夏金的并立及元朝的统一,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认识到今天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岳飞抗研考点·学易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金、文天祥抗元,显示了他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现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考查唯物史观。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隋的统一建立:581年隋文帝定都长安;统一:589年灭陈,①统一全国统一的②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自魏晋以来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为隋唐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创立科举制背景: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上层权贵垄断选官权,选官看重门第,不注重才能诞生标志: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③科举制正式确立作用: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选官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年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④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⑤统治路线:以洛阳为⑥中心,北至⑦涿郡,南至⑧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⑨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隋朝灭亡灭亡的原因:⑩隋炀帝的暴政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唐朝建立考点1隋的统一创建科举制和开通大运河知道隋灭亡的原因(识记、理解、运用)「3年1考」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考点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了解)盛唐气象、对外交流(识记、理解)「3年2考」盛唐气象政治措施/史实/表现归纳①贞观之治——唐太宗:a.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善于用人;b.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考察官吏政绩;c.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d.民族关系上,反击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统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共同点:勤于政事;重用贤能,善于纳谏;完善科举,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一代女皇——②武则天:a.政治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b.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c.设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管辖;d.重用人才③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a.励精图治,重用贤能;b.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完善科举;c.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d.文教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e.民族关系上,加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经济农业:垦田面积增加;生产工具如④曲辕犁和筒车;兴修水利手工业:蜀锦色泽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⑤唐三彩商业:国际性大都市⑥长安城。特点:规模宏伟,布局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市坊分离,经营范围和经营时间有严格限制民族交融唐朝实行⑦开明的民族政策,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唐太宗时期,反击匈奴,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设置机构加强对西域管辖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归纳中央管理少数民族的方式:和亲、册封、设置机构、战争等开放的社会风气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⑧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包,社会充满活力原因: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事业昌盛;开明的民族政策;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盛唐气象多彩的文学艺术唐诗和书法绘画,参考《主题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对外交流唐与日本:a.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作用:将唐朝先进的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b.⑨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了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唐与新罗:a.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b.和唐朝进行经济贸易往来;c.仿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学习唐朝的文化;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唐与天竺:⑩玄奘西行,在天竺游学,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a.唐朝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b.唐朝对外兼容并包的对外政策;c.陆路海路交通发达归纳 唐朝兴盛的原因:a.初唐统治阶层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任用贤臣,重视吏治;c.发展生产,兴修水利;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e.对外开放的政策,民族交融唐朝衰亡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 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末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但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争不断;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五代十国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 统一始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出现 五代十国的更迭唐朝灭亡的原因: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3.1”,见P18“研活动·行易”栏目)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考点3北宋重文轻武(识记、理解)宋辽夏金的并立与更替(识记、理解)「3年1考」北宋的政治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都城开封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目的措施影响军事消除武将专权的弊端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经常调换将领⑤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中央①削弱宰相的权力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实现了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的分离,加强了皇权,但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②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设③通判分知州权力;设④转运使收缴地方的财税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地方官僚机构的臃肿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北宋的政治重文轻武原因措施影响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轻武:⑥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形成文官统兵的格局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但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重文:注⑦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但导致宋朝冗官、冗费,办事效率低下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的建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⑧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上京;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增强西夏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⑨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牧经济,创制文字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战北宋与辽澶州之战;西夏攻宋议和 影响:使边境出现了长期和平稳定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宋与辽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金与南宋金的建立11世纪, 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1115年,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北宋灭亡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耻)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金与南宋关系战 岳飞抗金,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和 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对应本主题“教学活动建议3.2”,见P19“研活动·行易”栏目)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考点4经济重心的南移(理解)商业贸易的繁荣(识记、理解)「3年1考」表现结论完成标志南移的原因农业垦田面积扩大;引进①占城稻;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了“②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物茶树、棉花推广;插秧工具③秧马农业、手工业、商业重心都转移到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a.南方战乱少,环境安定;b.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劳动力;c.宋朝政府重视经济发展;d.南方自然环境优越;e.人民的辛勤劳动手工业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海南岛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制瓷业:定窑、汝窑、哥窑等,北宋兴起的④景德镇后来成为瓷都;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⑤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了指南针商业城市经济:开封、杭州⑥人口多达百万;店铺林立;⑦市坊界限打破,出现了⑧早市、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海外贸易:大商港广州、泉州;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设⑨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纸币出现:北宋四川地区的⑩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线索·记易研考点·学易研教材·图易研活动·行易试真题·练易栏目索引研考点·学易考点5成吉思汗的崛起、元朝的统一(识记、理解)「3年1考」蒙古兴起①成吉思汗的贡献: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建立军事、行政和生产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促进蒙古族的发展壮大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元朝建立和统一建立:1271年,②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措施:接受汉臣建议“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统一: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③意义: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