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基础整合考点突破易错点拨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1。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客观的物质性物质性社会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和。(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和。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变化过程固有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物质物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状态。运动是,静止是。②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的、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也不能被。②普遍性:、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的规律。没有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特殊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固有的本质必然稳定人的意志创造消灭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固有规律(3)方法论要求①必须,按规律办事,而不能。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尊重规律违背规律条件形式网络构建考点突破精讲考点·典题例练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考点透析1.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3.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世界的物质性【典例导引】(2016·浙江卷,29)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D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及联系的普遍性。材料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①排除;③说法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二氧化碳浓度暴增,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体现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客观整体,②④符合题意。【强化训练】(2018·山东济宁模拟)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现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的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人为”的事物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④新型物种是主观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人们是在承认自然界物质性的基础上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制造出新的物种的,说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为”的事物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人为”事物的存在并不否认物质决定意识,①中“越来越弱”说法错误。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考点透析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原理内容理解强调误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它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谈物质特别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区别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性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拓展提升全面认识相对静止(1)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2)当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表明事物处于量变状态。(3)当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表明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典例导引】(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①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与观念,故②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③。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④。【强化训练】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解析:B“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是说法度、事例、风气都是运动变化的,说明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错误,B符合题意。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命题角度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典例导引】(2017·江苏卷,2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B风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人们欢迎,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风筝的用途和表现艺术及不同的流派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①符合题意;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成为一门艺术,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强化训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就要“变”而不惑,“新”以破局。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唯有创新不变,新形势下要有新思路,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唯有创新不变”体现了()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运动属性与物质载体的统一C.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解析:A“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意指运动的绝对性,“唯有创新不变”即相对静止,A正确;B、C题干未体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之一,二者是对立的,D错误。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考点透析1.规律的概念(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理解注意:图表右侧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特别提示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世界观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又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方法论要求(1)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提示规律不等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规律制定的,是对规律的正确反映。命题探究命题角度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典例导引】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题干表明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指向“是什么”,没有涉及遵循客观规律和对规律的认识及利用,②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强化训练】我国的诗词歌赋往往蕴含丰富的哲学道理。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解析:D从诗句中“常道”“常数”“常体”我们能够看到材料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D与其寓意相近。A强调了立足点不同,人们的认识和感觉就不同;B强调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C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C均与题意无关。命题角度5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典例导引】(2016·全国Ⅱ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本题考查规律的知识。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相关策略,说明毛泽东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