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基础整合考点突破易错点拨热点聚焦基础整合基础梳理·网络构建基础梳理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1)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①商品的需求、供给,导致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②商品的需求、供给,导致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2)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①价值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决定货币表现2.商品的价值量(1)价值量的决定: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①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②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低于缩短提高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为基础实行。(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上下波动。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一般说来,价格,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①对影响较小。②对影响较大。价值量等价交换供求关系价值上升增加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①互为替代品:是同向的,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②互补商品:是反向的,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下降。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产量。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2)调节的投入。(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减少增加生产要素网络构建考点突破精讲考点·典题例练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考点透析1.影响价格的因素因素阐释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市场形成价格供求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反之,货币升值、物价下跌国家经济政策为了保持供需平衡,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其他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变动特别提示正确分析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1)首先要区分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只有价值、供求关系才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2)间接因素既可能直接影响需求量;也可能直接影响商品生产率,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和供给量。2.稳定物价的措施(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2)实行正确的汇率政策,调节国内市场商品供给量。(3)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4)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5)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手段,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要注意区分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一定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一定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2)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要注意理解和把握几对关系:关于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但整个社会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于价值量的计算公式:(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额/个数)(2)设某商品的原来的价值量为X元,商品的新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①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Y%时,该商品的价值量=X×(1+Y%)。②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Y%时,该商品的价值量=X×(1-Y%)。③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Y%时,该商品的价值量=X÷(1+Y%)。④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Y%时,该商品的价值量=X÷(1-Y%)。特别提示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价格不会离开价值太远而无限涨落,其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直接原因是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但从一段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不存在于每一个个别场合,但并不否认个别场合两者相符。(3)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价值决定价格【典例导引】(2018·全国Ⅰ卷,1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所示。序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①缩短降低增加不变②缩短降低增加增加③不变增加降低不变④不变降低增加增加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A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知识。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的数量增加。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因此,商品价值总量不变。故①正确。【强化训练】2017年8月,环保部发布新版的《进口废物管理目录》,未经分炼的废纸从限制进口调整为禁止进口,导致纸厂原料紧缺,而电商的迅速发展,又拉动包装纸的需求逐年增加。全国各大造纸厂频繁提价收购废纸。纸厂提价收购废纸()①体现供求关系是商品价格的基础②会导致相关企业利润收入的减少③是依据市场来调节生产要素投入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①错误,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而非供求关系;②说法太绝对,不一定会导致相关企业利润收入的减少,故排除;纸厂提价收购废纸是依据市场形成价格而采取的,遵循了价值规律,而价格的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所以纸厂提价收购废纸是依据市场来调节生产要素投入,故③④符合题意。命题角度2供求影响价格【典例导引】(2017·全国Ⅲ卷,13)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解析:A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解答本题首先明确的信息是:铁矿石需求增长,导致供给会相应增加,引发价格战,从而导致价格下降。A表示供给需求都增加,且供给增幅高于需求增幅,价格下降,符合题意;生产者担忧的商品价格下降,而B、D表示价格上涨,排除;C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与题意不符。【强化训练】(2018·安徽淮南二模)如图反映供求同时变动对价格的影响(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变动的方向D-D1,S—S1,交点E和E1为均衡价格),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反映的变动状况一致的是()①世界经济复苏,沙特和俄罗斯达成石油联合减产协议,油价上涨②实施环保新政,关停整顿一批高污染企业后,相关产品价格上涨③某市春节期间,受寒流因素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④宏观政策调整,居民购房热情下降,房地产融资困难,房价呈下行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函数图像的变化说明在需求增加、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经济复苏对石油需求量增加,而石油减产则说明供给量下降,价格不断上涨,①符合题意;关停整顿一批高污染企业只能说明供给量下降,但需求没有变化,②与题意不符;春节期间蔬菜需求量增加,受寒流因素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③符合题意;购房热情下降说明需求量减少,房地产融资困难说明供给量减少,④与题意不符。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考点透析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对消费者的影响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②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对需求量的影响①需求定律/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属于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品,需求的弹性较小,所以,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人们的生存影响较小,而且使用的周期较长,需求的弹性较大,所以,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影响较大。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③商品的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商品A商品价格B商品需求量A、B互为替代品上升增加与A商品价格变化同向;与A商品需求量变化反向下降减少A、B是互补商品上升减少与A商品价格变化反向;与A商品需求量变化同向下降增加2.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函数图像名称图像经济含义需求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供给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价格升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供给增加;价格降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给减少需求变动曲线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D1到D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如国家的消费补贴等供给变动曲线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S1到S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如国家的生产补贴等需求弹性曲线表示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所以D1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D2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曲线互补商品、互为替代品需求曲线表示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互补商品、互为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某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成负相关,与其互为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D1表明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D2表明甲、乙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①必要性: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②生产要素的调节特别提示与价格相关的知识(1)价格与利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消费,稳定物价;通货紧缩时则相反。(2)价格与财政: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物价;通货紧缩时则相反。(3)价格与市场调节: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4)价格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稳定物价,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命题探究命题角度3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典例导引】(2018·全国Ⅱ卷,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所示。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解析:A根据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