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译宣言,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摘自党史专家邵维正老师的《党史故事100讲》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第一个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它诞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里,这个故事发生在1920年2月,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广泛地传播了,人们迫切需要有中文本的《共产党宣言》,因为马克思的著作大部分是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中文版的很少,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当时,上海的一个先进刊物叫做《星期评论》,他就约请陈望道(辞海主编,1951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来翻译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为什么选择陈望道呢?陈望道,1915年就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几所学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期间阅读了马克思主义书籍,他的英文、日文、文学功底非常深厚。他从日本回来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大学(今杭州师范)教中文,是中文系的主讲,1920年2月,因为支持学生闹学潮,被迫离开了浙江第一师范大学,他就受了《星期评论》的委托,带了一个日本版的《共产党宣言》回到了他的家乡——浙江义乌一个叫分水塘的小山村,义乌现在知名度很高,是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可在当年,义乌非常偏僻,非常贫穷。陈望道带着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回到了自己家乡,他怕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表达的不够准确,他又通过陈独秀找到了李大钊借来了一个英文本。这时,正好是春节前后,走亲访友、人来人往,他为了避开人们的走访和干扰,他躲进了家里的一个柴房,堆柴火的屋子里很杂乱,也没有桌子,他就拿来了两条板凳,搭了一个床板当成桌子,拿几捆稻草放在脚下当成凳子,在这里面他专心致志的翻译,如何把马克思的理论思想翻译成中文,他是煞费苦心,第一句话就把他难住了,怎么来翻,经过反复推敲、琢磨,他翻译成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联合起来了”,这句话一直到现在有很多人在引用。他翻译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陈望道的母亲非常心疼,这个南方的早春又冷又湿,怕他饿着,就包了几个粽子给他,并给了他一小碗红糖水蘸着吃,以前生活条件有限,不像现在都是肉粽、蛋黄,以前都是白糯米或者加点绿豆。过了一会,他母亲在屋外喊:“望道,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也没动,原来,因为陈望道翻译过于专注错把墨汁当成了糖蘸着吃掉了。2012年11月29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由此说了一句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的出其中的味道。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甘,无数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