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了图书馆个人感想家门口有了图书馆个人感想记得四年前刚来高新区的时候,这里的文化设施很少。如果你想去书店或图书馆,你必须乘公共汽车去市区。来回要2到3个小时。鉴于文化建设的滞后,高新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加大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试验区,获得了一个示范场地在高新区落地的配额,并筹建了位于航天城社区的**新区图书馆高新分馆。方便居民看书,增加小区书香文化氛围。为了活跃高新区文化阅读生活,去年图书馆和航天城社区共同举办了阅读沙龙诗歌朗诵活动,受到**新区文化旅游部门的肯定和好评。我们社区朗诵团8亇队友参与这次活动,最大的年龄75岁,最小的年龄上小学五年级,有在职职工,有退休人员。还邀请了天津南开区公益使者李长乐老师现场讲授朗诵技巧和方法,互动分享阅读诵读收获。今年刚一开春,图书馆又组织了悦读拾光草籽播种读书活动。选定书目,有领读人,集体阅读,定时定点。参加读书活动的读书友,好像重新回到了课堂。大家在阅读人的轮流朗读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读书的过程书中有许多字念成白字,碰道的名家名典不知出处,有关知识点先天欠缺。通过读书活动,大家深感读书的重要性。著名作家史铁生说过书在朗读中,你会发现作品的不足,需要进一步艺术加工。读书也要讲究方法,不能读死书。要读活,要读出作品的深邃思想,丰富自己的学识,扩大对社会认知的视野。朱迅主持的《作家艺术清单》节目,在采访新疆作家邱栋华时谈到读书的方法,邱栋华他一年要读书一千本,怎么读,必读的书要精读,一字不拉的读三十本;泛读的书要读三百本,知其写作的构架,表达的主题;浏览的书要读五六百本,翻翻前言和后记,知道作品概述即可,不读的书放在书架上,每天都要看看封面,保留要读的欲望。回想自己的读书过程,喜欢买书,工资还很低的时候,碰到好书也肯出资,书是买了不少,真正读完读懂的很少。记得八十年代书店一来新书,早早去排队购书,往往有时还是买不到。文革结束后出版的《红楼梦》一至四册,我是托内部熟人给留下才买到的。书拿回来后,一册册的翻看,特别喜欢书里人物的即兴诗词,有时也模仿着写些。机关的同事听说我有一套《红楼梦》书,要借着看,这一借再也没有归还。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再版书,书的质量是绝对有保障的。从这以后我买到新书是绝对不借的。工作四十余年,工资没攒下,花在买书上的钱不少。退休了有时间读书了,可是跟随孩子的工作去了天津,书没法儿带到身边来。正愁读书事,这回图书馆就建在家门口,对喜欢读书的我,真是喜从天降。我可以游历在书海畅想未来,选择我喜欢的书读。我可以在阅读中和读书友相识,选择共同话题和读书友切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