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考历史(全国专用)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五年中考1.(2018北京,18,1.5分)下图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A.进行土地改革B.实行三大改造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识读图片信息可知,到195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同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密切相关。故选B。2.(2018广西南宁,6,2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答案B至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B正确。3.(2018吉林,4,1分)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农业和手工业通过“合作化”的方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A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排除C、D两项。4.(2018河南,10,1分)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A.实施了“一五”计划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C.制定了“863”计划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答案A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背景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指抗美援朝。1953年,国家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A项符合题意;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B项;1986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排除C项;科技强军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5.(2017河南,8,1分)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答案B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电力、军工、机械工业、钢铁等重工业项目占据绝对优势。故选B。名师指导注意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和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建设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的外部因素都是处在帝国主义国家包围封锁中,中国所不同的是有苏联的援助;内部国民经济都很落后,中国更加落后。所以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受到巨大挫折,加上失去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还任重道远。6.(2017福建,16,2分)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材料关键信息是“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1953年开始”。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B项。A项始于1950年;C项始于1958年;D项始于1978年。审题方法解答历史选择题审清题是关键。准确读题,边读题边画出关键词,如时间、人物等。多注意反面问法,如不恰当、不属于、不正确等。7.(2017江西,6,2分)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项目年份和增长率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粮(万吨)1952年664913538.3163921957年1300053550.519505增长率(%)962963219答案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最后一行的“增长率”可以确定A说法正确;由原煤、钢、布的增长率高于粮食的增长率,可知B说法正确;结合表格标题可知,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据此可知D说法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方法指引解答图表型选择题首先要注意数字的变化(增大或减小);其次要注意从图表标题中获取有效信息(年份、领域等);最后分析选项即可。8.(2017安徽,6,2分)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③应排除。①②④皆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选B。9.(2017云南昆明,9,2分)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B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B项。A项召开于1949年9月;C项召开于1992年;D项召开于1997年。知识拓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制定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等重要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10.(2017山东潍坊,17,2分)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71.8%6.9%0.7%1.5%19.1%19567%0.1%7.3%53.4%32.2%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B.土地改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三大改造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识读表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重要时间信息“1952年”“1956年”和表格中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所占比例的变化,可判断出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实行,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故正确答案为D项。设立经济特区和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年到1952年,故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11.(2017新疆,5,2分)“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1956年底”“合作社”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内容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于1952年底基本完成;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选B项。12.(2017江苏南京,9,1分)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选择C项。13.(2016河南,8,1分)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答案C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题干中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正体现了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优势。A项题干无法体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D两项错误。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武钢的建设属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是针对旧有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14.(2016安徽,4,2分)《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据材料信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有了各项权利”“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选C项。A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筹备工作;B项召开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D项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符,皆排除。疑难突破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如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八大都是换届选举大会,产生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委员参加的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不再具有立法职能,成为政治协商机构。“政协”和“人大”合称“两会”。15.(2017吉林,15,5分)(节选)对史料的分类和归纳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结合表格中的史料,回答问题。(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与哪一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有关?(1分)(2)依据主题选择上述史料归类(写出相应的序号)。(4分)主题一经济成就:、主题二外交成就:、史实资料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⑥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答案(1)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2)主题一经济成就:①、④(2分)主题二外交成就:②、⑥(2分)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可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是“一五”计划的成就;第(2)问,抓住“经济成就”“外交成就”,仔细分辨所给出的成就即可准确回答,回答时注意要求写的是序号不是文字。评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成就,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材料中的成就属于哪一类别,与各成就相关的政策或计划是什么。16.(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23,5分)列举1953—1954年,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方面进行的努力。(3分)分析当时我国面临的有利和不利的外部因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