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中考历史(全国专用)考点一新文化运动五年中考1.(2018安徽,6,2分)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答案C“20世纪第二个十年”指1911—1920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在中西文化的撞击和交汇方面出现了新文化运动,故选C项。A、B、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误区警示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以及记忆重大史实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20世纪第二个十年”指1911—1920年,实际解题时学生往往会误认为是“1920—1929年”,从而作出错误判断。原因就是混淆了“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与“20世纪20年代”的概念。2.(2018河南,5,1分)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答案D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D项符合题意。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A项;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排除B项;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排除C项。知识归纳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7,1分)1918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 () 答案A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人物图片的识别和记忆能力。选项中四位人物依次为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和胡适。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名师点拨对于教材中的重要人物、器物、事件插图,一定要准确记忆其相关内容。4.(2017云南,7,2分)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严复发表《天演论》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答案B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故B项正确。5.(2017山东潍坊,10,2分)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这说明胡适 ()A.被陈炯明收买B.反对旧道德C.否定三民主义D.提倡白话文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人物“胡适”,联系所学可知,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悖主”“犯上”“叛逆”体现的是旧的思想道德。据此分析可知,胡适反对的是旧道德,故正确答案为B。方法技巧本题以陈炯明发动兵变为情境,要求学生对题干信息进行准确解读。抓住关键人物信息“胡适”,联系他的相关事迹,以及题干中的“悖主”“犯上”“叛逆”等关键信息,解答此题就比较容易了。6.(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4,1分)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A.思想—制度—器物B.制度—器物—思想C.器物—制度—思想D.思想—器物—制度答案C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器物(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故选C。7.(2016河南,3,1分)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洋务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口号是“变法图强”;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法则是在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识到的客观存在的规律,如地球围绕太阳转。科学精神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信念,如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它的对立面是封建迷信、愚昧盲从。提倡科学不仅解放了思想,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注意与洋务运动提倡学习西方技术加以区别。8.(2016重庆A,7,1分)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答案C“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表明李大钊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故选C。评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提炼出材料中的观点。方法技巧阅读材料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在李大钊看来,君主代表专制,国民代表自由。文章发表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第二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新文化运动发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为反对袁世凯尊孔复古、倒行逆施。9.(2018山东青岛,44,2分)(节选)儒家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二辛亥革命……给予孔子儒学以巨大的冲击。但是……袁世凯宣布“整饬纲纪”,恢复学校“祀孔”“读经”,颁布《祭孔告令》,声称“……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一时尊孔复辟,甚嚣尘上……因此,“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2)材料二中,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了“造新国民”,近代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答案(2)复辟帝制;新文化运动。解析第(2)问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于是发起了新文化运动。10.(2017新疆,13,7分)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依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3分)(2)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2分)(3)中国的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答案(1)①洋务运动(1分)③辛亥革命(1分)④新文化运动(1分)(2)③孙中山等;(1分)④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1分)(符合题意,③④各写一人即可得分)(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答出两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参考范例,抓住结构图中的主张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在回答第(1)问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出代表人物即可。第(3)问,联系当时的背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国家独立等方面总结即可。评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记和归纳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重大事件的相关内容。11.(2017湖南衡阳,24,16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2分)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分)【立宪之梦】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共和之路】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2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2分)【思想风暴】(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2分)【规律揭示】(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答案(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2分)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4分。观点2分,理由2分。前两种观点各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三种观点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答出一个理由即可)(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分。如答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相近意思的可给1分)(3)1912年。(2分)袁世凯。(2分)(4)民主、科学。(2分)(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设问,阐述理由时应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理由应简洁、充分。第(2)问要依据“改革最终失败”这一关键信息作答,即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是回答建立“民国”的时间,而非建立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时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知是袁世凯。第(4)问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第(5)问对材料涉及的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即可。知识归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各地中考中属于重点考查对象之一。备考时应注意分别归纳不同事件的特点、性质、影响;还要从整体上分析中国近代化和西方近代化发展的不同。12.(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22,5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他们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提出了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民主、科学”等主张。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逐渐深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1)从材料的政治主张中,选出两个标号并指出它代表的政治派别。(2分)(2)请用一句话概括你选出的政治派别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积极贡献。(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他们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