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五(科学探究)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验证B.提出假设C.观察现象D.得出结论B2.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D碳酸钙固体应存放于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应存放于细口瓶内;以防氧气泄漏,玻璃片磨砂面朝下;稀盐酸可存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天平称量10g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右应减少砝码B.测量液体温度时,要让温度计全部进入液体中C.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回收D.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称量10g氯化钠时,要先放砝码,再放药品,若指针偏右应增加药品;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让温度计下端全部进入液体中;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为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否则容易中毒。4.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如图所示,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CA.接通电源后铅笔写字时溶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B.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NaOHC.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HClD.断开电源,写字时字迹可能不会变红5.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B.将少量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出现浑浊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在铁锈中加入稀硫酸,铁锈逐渐溶解并得到黄色溶液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显著降低,A正确;将少量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出现浑浊现象,B错误;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C正确;在铁锈中加入稀硫酸,铁锈逐渐溶解得到硫酸铁黄色溶液,D正确。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氧气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不能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A错误;取用药品时,不能直接用手拿,有些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应用药匙或镊子,B错误;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C正确;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D错误。7.下列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B.如果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而造成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C.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如果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不适,可以喝一些稀氢氧化钠溶液加以中和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A正确;如果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而造成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B正确;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胃酸,D错误。D足量的磷在集气瓶中完全燃烧,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A正确;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的种类,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正确;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C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D错误。8.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选项方法示例A实验法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归纳法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D类推法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C酒精温度计能精确到0.1℃,用酒精温度计无法显示某溶液温度为25.68℃;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3.68mL稀硫酸;“pH计”可用于较为精确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计”测得某血浆的pH=7.40;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粗盐。9.下列实验数据,记录合理的是()A.用酒精温度计测得某溶液温度为25.68℃B.用10mL量筒量取98%稀硫酸3.68mLC.用“pH计”测得某血浆的pH=7.40D.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粗盐C取用液体时标签对准手心,防止标签受损,A正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如果试管口向上倾斜,冷凝的液体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B正确;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使液体飞溅,C错误;读取量筒内液体时,视线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读数不准确,D正确。10.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A正确;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B正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后,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防止倒吸,C正确;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在高温条件下会使被还原的铁再次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D错误。11.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特别关注实验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B.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后,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D.利用CO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的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将水蒸气除去;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除去氯化氢气体。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应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否则通过碳酸氢钠溶液时会引入水蒸气,故通过导管的正确顺序是3→4→1→2。12.如图,实验室中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此CO2气体中常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若要除去这两种气体杂质,可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甲、乙两个洗气瓶,通过导管的正确顺序是()A.1→2→3→4B.3→4→1→2C.2→1→3→4D.4→3→2→1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可以采用装置①,A说法正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②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说法正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而装置③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说法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D说法正确。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某些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虽然无明显变化,但是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B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红墨水变无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电解水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水电解有气体生成D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除去一氧化碳,A正确;MnO2和KCl的混合物通过溶解、过滤、将二氧化锰与氯化钾分离,然后蒸发氯化钾溶液得到氯化钾,滤渣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能分离这两种物质,B正确;灼烧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纤维灼烧无味,可以通过灼烧鉴别,C正确;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无法用酚酞试液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D错误。1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CO2中含有少量CO除杂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MnO2和KCl的混合物分离溶解、过滤、蒸发;滤渣洗涤、干燥C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鉴别灼烧后闻气味DNa2CO3溶液中可能含NaOH检验滴加酚酞试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16.(3分)结合下列初中常见的实验仪器图回答问题。二、非选择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C酒精灯;(2)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在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操作时要用到仪器B;(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要用到图中所给的AD(填序号)仪器。17.(4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如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从图3中选取B(填字母)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解析:(1)控制反应速率,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接触速度,即控制液体的流速,图3中B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即连接导管和橡皮管时,使d较易插入b中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18.(6分)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1)A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馏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a(填“a”或“b”)处的刻度线保持水平;(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④(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⑤选用教室内的空气(3)B、C、D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B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C和D的实验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验证生成物来推测原物质的组成,试分析此类实验依据的化学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解析:(1)量筒的示数是上大下小,所以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a处的刻度线保持水平;(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实验前要夹紧止水夹,红磷必须过量,才能将氧气消耗完,要冷却到室温,体积才能恢复到最小状态,所以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④;(3)水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能确定水的组成,同理,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确定蜡烛的组成。19.(8分)某学校研究小组从废干电池筒内的物质(含有C、MnO2、ZnCl2、NH4Cl等)进行回收MnO2实验,过程如下:(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C、B、A(填字母)。(2)操作②后要进行洗涤,判断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净。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为检验获得的MnO2,可在试管中加入获得的MnO2和适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在试管口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解析:(1)从C、MnO2、ZnCl2、NH4Cl中回收MnO2,因为MnO2不溶于水,灼烧不发生变化,ZnCl2、NH4Cl可溶于水,C通过灼烧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用溶解、过滤、灼烧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所以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C、B、A;(2)因为操作②后进行洗涤,洗去的是ZnCl2、NH4Cl,所以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净,这时剩余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