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专版)2018年中考地理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阶段检测卷四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阶段检测卷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3题。1.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经济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3.③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①光照强②水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沃⑤有高山冰雪融水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1.B2.C3.D本题组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及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第1题,读图可知,A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基本吻合,故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降水。第2题,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图中的丙地区。第3题,读图可知,③地是新疆,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读下图,完成4~5题。4.与①和③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C.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5.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①的糖料作物是甜菜B.区域②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C.区域③的耕地类型是旱地D.区域④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4.D5.C本题组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区域和③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都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第5题,读图可知,区域①是南方地区,糖料作物是甘蔗;区域②是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是高寒;区域③是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区域④是西北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6~7题。6.下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甲地—电子工业B.乙地—种植业C.丙地—制糖工业D.丁地—畜牧业7.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6.C7.C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第6题,读图可知,甲地为内蒙古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乙地为大兴安岭,适宜发展林业;丙地为松嫩平原,甜菜种植面积广,适宜发展制糖工业;丁地为辽河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第7题,东北地区位于温带,而荔枝则是生长于热带地区的一种水果。陕北米脂县的高西沟,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60年代起,人们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治理,高西沟已变成青山绿水。据此读图,完成8~10题。8.高西沟的“肥土”最终流入()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9.高西沟位于()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10.60年代起,当地人们治理高西沟的措施是()A.陡坡种植粮食B.修筑拦土坝C.大力发展畜牧业D.采取生物措施8.A9.C10.D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第8题,读图可知,高西沟的“肥土”最终流入了黄河。第9题,读图可知,高西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第10题,由题干可知,60年代起,当地人们通过栽种树木即采取生物措施来治理高西沟,取得了显著成效。读图,完成11~12题。11.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A.南高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高西低D.东北高西南低12.基于北京的城市职能,你认为最适合在北京城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煤炭工业B.化学工业C.高新技术工业D.钢铁工业11.B12.C本题组考查北京的地势和工业。第11题,根据图中的山脉分布及河流流向判断可知,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第12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不适合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故北京城区依托其智力和科技优势,最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读香港、澳门图,完成13~14题。13.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京广线直接沟通了香港和内地B.香港东临东海,南临南海C.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珠江口东侧D.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热带地区14.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澳门的优势是()A.人多地狭,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B.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D.在“前店后厂”的合作中,处于“厂”的位置13.D14.C本题组考查香港、澳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第13题,读图可知,香港、澳门大致位于22°N~23°N之间,属于热带地区;京九线自北京到香港九龙,能够直接沟通香港和内地;香港南临南海,与东海不相临;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第14题,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香港、澳门处于“店”的位置;香港、澳门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祖国内地提供土地、淡水、能源、劳动力等。下图为台湾省和北京市位置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台湾四季鲜果不断供应北京各大超市,原因是台湾()A.地势平坦B.土壤肥沃C.年降水量多D.热量条件优越16.北京中关村小学的同学暑期到宝岛台湾旅游,能够体验()A.大漠探险B.草原骑马C.海上冲浪D.高山滑雪15.D16.C本题组考查台湾农业的发展条件及旅游特色。第15题,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因此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水分条件优越,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全年都可以向北京输送新鲜水果。第16题,台湾四面临海,暑期到台湾旅游,可以体验海上冲浪活动,台湾降水丰沛,地形以山地为主,无沙漠、草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山体积雪少,不适合高山滑雪。读图,回答17~19题。17.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人口稠密,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我国最北面的地区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18.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量大B.邻近香港、澳门C.水热充足D.地形平坦开阔19.丙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①气温年较差大②降水较丰富③夏季高温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17.A18.C19.C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第17题,读图可知,甲地是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最东面的地区;黑土分布广泛。第18题,读图可知,乙地是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第19题,读图可知,丙地是新疆的绿洲,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适合棉花的生长和采摘。读新疆坎儿井示意图,完成20~21题。20.新疆山麓地带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叫坎儿井,长期为绿洲居民灌溉农田所用,其水源主要来自()A.雨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河流水21.援疆部队利用铁路运输物资,进入新疆后,沿途可能看到的风光是()A.大漠孤烟B.稻花飘香C.热带雨林D.傣家竹楼20.C21.A本题组考查新疆坎儿井的水源补给和自然景观。第20题,读图可知,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第21题,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乘火车进入新疆沿途可能看到大漠孤烟的风光,其余三项展示的都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读中国轮廓图和沿85°E地形剖面图,完成22~23题。22.图中甲山脉是()A.昆仑山B.天山C.阿尔泰山D.喜马拉雅山23.乙盆地中人口、城市、绿洲主要分布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②③处22.B23.B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山脉和地形区。第22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山脉是天山山脉。第23题,读图可知,乙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中的人口、城市、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即图中②处。24.关于图中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被誉为“中华水塔”②我国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③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④位于青藏高原南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的三江源地区,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我国在此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A①藏袍是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服饰宽大,厚重,半肩。②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③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⑤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故藏人的脸上易出现“高原红”。25.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①传统服饰藏袍②主食米饭③耐寒的滩羊④农业区在河谷地带⑤藏人脸上的“高原红”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0分)26.读东北地区(图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从海陆位置看,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共同特征是__临海__(选填“临海”、“深居内陆”)。(1分)(2)图中①、②、③三地位于三江平原的是__①__地。(1分)(3)图乙为东北地区某河流一观测站得到的气候资料和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河流结冰期约有__6__个月,4月河水补给主要是__积雪融水__(选填“积雪融水”、“雨水”)。(2分)(4)比较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4分)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气候类型耕作制度东北地区__黑土__旱地__温带季风气候__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水稻土__水田__亚热带季风气候__一年两熟_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部濒临黄海和东海。第(2)题,读图可知,①、②、③三地分别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第(3)题,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就有结冰期,读图乙气候资料可知,1~4月和11、12月共有6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4月份河流流量增加,形成春汛,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是积雪融水。第(4)题,东北地区土壤为黑土,耕地类型为旱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为水稻土,耕地类型为水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建立雄安新区。其定位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通过聚集科研院所和发展高新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为中国的又一“硅谷”。材料二北京地理位置图材料三雄安新区示意图(1)雄安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冀__,该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__旱地__为主。(2分)(2)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请写出两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__明清故宫、颐和园、长城等__。(2分)(3)与长江相比,图中①所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有哪些?__有结冰期、含沙量大、汛期短等。__(不少于两项)(2分)(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位于北京的单位和部门:①高档汽车制造集团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③现代通信设备制造公司④国家外交部⑤中央电视台等,最有可能从北京迁往雄安新区的是__①、③__。(填序号)(2分)(5)请根据材料二,从交通方面说明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5分)__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________解析:本题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载体综合考查北京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知识。第(1)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是河北省,简称冀,该省地处北方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第(2)题,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其列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